-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闻 分析河北2012中考化学
* * 2012年中考试卷分析 (一)整体稳定 多年以来,河北理综试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以及卷面形式、题型、题量等都基本保持固有风貌。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课标》和教材的修改,导致2013年的中考命题一定会有适当的变化。 一、2012年河北中考化学试卷的整体印象 (二)内容稳定 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兼顾各种版本,搜集各种素材作为命题情境,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选取的“考查内容”基本不变。 (三) 覆盖率最大化 绝大多数试题均体现“一题多点”的鲜明特色 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 B. 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析出晶体 C. 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 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其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知识点多,跳跃性强。考查学生如何利用概念进行判断 7.图2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 丙是反应物, 甲和乙是生成物 D. t1时,丙的质 量一定等于甲、 乙的质量之和 “图象法”也是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以此考查学生“学科方法” 的应用能力及跨学科综合能力 (四)注重能力水平考查 几乎所有试题都是从应用层面切入问题, 紧密联系社会和生产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新课程倡导的“STS”教育 1.为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 ) A. 钙 B. 铁 C. 锌 D. 碘 29.化学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它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 的主要来源。 (2)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选填序号)。 a. 黄铜 b. 不锈钢 c. 铁矿石 (3)锅里的油一旦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 (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稀土元素铕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三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 。 关注社会热点,以稀土资源为素材,考查学生应用化学用语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五)重视“过程教育”和“科学探究” 选取若干个探究要素考查学生科学素养 35.小红为大家做了一个“燃纸成铁”的趣味实验。将一张滤纸(组成元素为C、H、O)用Fe Cl3浓溶液润湿,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生成黑褐色物质。小红告诉大家: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 【提出问题】黑褐色物质中真的含有铁单质吗? 【探究过程】(1)小红先从反应物分析,因为 ,所以反应后可能生成铁单质。 (2)为获得实验证据,小红做了实验1: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微小气泡产生。若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明提出疑问:由反应物的组成分析,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物质不一定是铁单质,还可能是 。小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高温条件下不可能生成此类物质。(4)小明仍有疑问:实验1中产生的气泡也可能是滤纸碳化后吸附的空气。为此,小红又做了实验1的对比实验: ,观察到有微小气泡产生但很快停止,证明实验1中的连续气泡确实是由铁单质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5)为进一步证明黑褐色物质中有铁单质,小红又做了实验2:将黑褐色物质放入 溶液中,观察到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探究,证明黑褐色物质中确实含有铁单质。【拓展探究】请再用一种方法证明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 。 题目较好的考查了学生描述、分析、对比实验现象,进而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运用实验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 3.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六)非常重视实验考查 ⑤ 此类有关实验操作及原理的试题每年均考。试题的四个选项各不相同,每年如此,意在尽量扩大实验技能的考查面 30.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能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13所示。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