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本学习理论
基本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为学习是外部可观察到的行为变化,是刺激—反应的联结的形成过程。代表人物有桑戴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班杜拉等。 一、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 van Pavlov,1870—1932)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并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俄国,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地位。在美国,行为派的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等均接受到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 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联结说) 1.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S R) 2.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试误 建立的(试误说) 3.学习遵循一定的规律 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 学习主律 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有准备而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会感到烦恼。 练习律是指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而联结的失用(不练习)则会使联结减弱。 联结说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情境(以S代表)有时也叫刺激,包括外界情境和思想、情感等大脑内部情境。反应(以R 代表)包括“肌肉与腺体的活动”和“观念、意志、情感或态度”等内部反应。所谓联结,就是结合、关系、倾向,指的是某种情境只能唤起某种反应,而不能唤起其它反应的倾向。用“→”作为引起或导致的符号。 联结的公式为:S→R。 试误说 桑代克认为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终于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桑代克用不同的动物进行实验,结果相当一致,由此,他认为联结的形成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 对桑代克学习理论的评价 ①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②联结说以本能作为学习的基础,以情境与反应的联结公式作为解释学习的最高原则,是遗传决定论和本能主义的;抹杀了人的学习的社会性,尤其是取消了人的学习的意识性和能动性,未能揭示人的学习的实质以及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是机械主义的。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观 斯金纳的学习实验研究 箱内装有一个杠杆,杠杆与传递事物的机械装置相连,只要杠杆一被压动,一颗食便滚进食盘。白鼠被放进箱内,自由活动,当它踏上杠杆时,有食丸放出,于是吃到食物。它一旦再按压杠杆,食丸有滚出,反复几次,白鼠就学会了按压杠杆来取得食物的条件反射。斯金纳将这种条件反射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 鸽子啄圆窗反应的实验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主要有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有时也包括: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皮亚杰、奥苏贝尔也作出过突出贡献。 认知心理学革命 20世纪60年代,随着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兴起,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 P. Ausubel, 1918-)发表的《有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1963)为标志,首先在美国,然后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认知心理学革命”。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课堂知识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言语材料的学习,其规律不同于机械联想和条件反射,必须用新的学习理论来解释。他吸收了皮亚杰和布鲁纳的认知同化论和结构论思想,提出用“同化论”来解释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必须把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结合,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这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认知学习:当代学习理论的主流 任何一位学习理论研究者回顾二十世纪的学习理论的时候,都无法忽视认知学习理论的巨大影响。它产生于德国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继而受到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早期认知理论的的韦特海墨、考夫卡、苛勒、勒温和托尔曼以及现代认知学习学派的布鲁纳、奥苏伯、加涅尔等。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 情境认知与学习(Situated Cognition and Learning)是当代西方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缮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一个派别,创立于1977年。 班杜拉认为儿童的社会性行为是通过对他们生活中他人行为的观察而获得的。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所谓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习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九年级数学秋季开学第一课(北师大版).pptx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新质教学课件(配2025年秋改版教材).pptx
- 第1讲 我爱你中国(第一课时)美丽中国是我家(课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低年级)》.pptx VIP
- 大学毕业论文_外文文献及中文翻译-财务风险的重要性how important is financial risk.doc VIP
- 人美版(2024)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1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docx VIP
- 民警进幼儿园安全讲课.pptx VIP
- 202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ZZ055导游服务赛项规程+赛题 (2).docx VIP
- 计算机网络基础 龚娟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ppt VIP
- 沙田柚种植技术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DBJ52_T103-2021:模块化箱式房屋安装及验收技术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