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物膜对水体中磷浓度的影响研究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Biofilm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Phosphorus in Water.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生物膜对水体中磷浓度的影响研究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Biofilm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Phosphorus in Water
2013,32(4) CN53—1205/X
环境科学导刊http://hjkxdk.yies.org.ell
自然生物膜对水体中磷浓度的影响研究
扈新莹1”。罗雄鑫1’2。史静1,张乃明1.吴永红2,李运东2。杨林章2
(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以BGll营养液为水源,弹性填料为人工基质培养自然生物膜,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生物膜
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及生物膜作用于该过程的主要机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水体中各形态磷浓度均
附,磷的迁移转化及最终归宿都要受到生物膜的影响。
关键词:自然生物膜;原位修复;吸附;磷
中图分类号:X13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氮、磷的过量排放是造成富营养化 显的季节性,夏季净化效果好,冬季则效果不明
的根本原因,藻类是富营养化的主体,它的生长速 显。且未打捞的水生植物腐烂还会对水体造成二次
度直接影响水质的状态…。当水体中磷处于低浓 污染’7J。人工湿地添加填料对磷的吸附性能受填
度时,即使氮营养物能满足藻类等水生生物所需, 料化学成分、填料物理性质、溶液pH值以及使用
其生产能力也会大受遏制。水体中的氮不足,往往 年限的影响。
可由许多固氮的微生物来补充,而磷则必须由外界 自然生物膜是一种典型的由生命物质和非生命
提供。氮过剩时,可通过生化作用将氮转化为气态 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合体,在水环境中
氮从水体逸出,磷只能在水体中以不同形态循环。 发生的自净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坤J。在自然
水体中,生物膜一般是以半稳定的、开放的动态系
水体中磷的浓度在0.02mg/L以上时,对水体的富
营养化就起明显的促进作用㈡J。因此,控制水体 统的形式存在,其组成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水环境
中磷的含量,比控制氮含量更有实际意义。大量研 中的各种成分在生物膜上发生着合成、聚结、转化
究表明,水体磷浓度与藻类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 和降解等作用而成为生物膜的一部分,同时还会随
关性[9-10】。 着生物膜的脱落重新回到水相中一’1引。在自然环境
近年来我国富营养化水体环境的原位控制和修 条件下,生物膜存在于几乎所有暴露于水中的固体
复技术发展很快,人工复氧、投加微生物菌种和微 表面上¨1|。水环境中污染物的传输、转移和最终
生物促生剂、放养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添加填料 归宿受到污染物与生物膜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
吸附以及利用人工基质构建固定化微生物膜等均有 物膜再移动作用的重要影响。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十
一定效果。但人工复氧的手段不适合大面积水面的 分丰富,环境条件的改变能引起微生物种群及其生
水体,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理想一J。投加微生物 理学上的变化。
菌种或微生物促进剂的手段存在着运输费用大,保 本文通过研究是否添加弹性填料的对比试验让
存期短的问题,同时直接投加微生物菌种存在着环 水体中的微生物自然富集,比较有无生物膜生长的
境安全风险问题,在实际中同样不适合大面积的水 情况下,水体中磷的浓度的变化过程;水体中磷浓
体一1。采用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净化水体存在明 度与生物膜生物量的关系;阐明生物膜富集磷的主
要机制。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有望解释重度富营
收稿日期:2013—03—07
养化水体中,迫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导致磷释放动
基金项日:国家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愈创木酚的研究 DEGRADATION OF METHYL CATECHOL BY TITANIUM DIOXIDE PHOTOCATALYSIS.pdf
- 纳米TiO2的制备及其在COD测定中的原理研究 Preparation of nanosized TiO2 and its Applied in COD Detection.pdf
- 纳米TiO2对耕作红壤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Effect of Nano-TiO2 on red soil microbial activity.pdf
- 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醚砜超滤膜 Polyethersulfone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Modified by Nano-titanium Dioxide.pdf
- 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PREPARATION OF NANO-MnO2 AND ADSORPTION OF METHYLENE BLUE.pdf
- 纳米化阿维菌素悬浮剂的制备及部分性质研究.pdf
- 纳米材料职业安全领域风险管理策略与措施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of Nanomaterials.pdf
- 纳米混杂Kevlar/Surlyn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防刺性能研究 Preparation and Stab Resistance of Nano Hybrid KevlarSurlyn Composites.pdf
- 纳米材料的欧盟定义及安全性评估 Introduction to European Commission Definition of Nanomaterial and Its Safety Assessment.pdf
- 纳米级聚合氯化铝处理石化废水絮凝效果研究 Study on Flocculation Effect of Nano Polyaluminium Chloride Treating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pdf
- 自燃火灾巷道烟流的数值模拟及安全评价 Safety Evalu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ume in the Tunnel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pdf
- 臭氧-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煤制气废水试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advanced treatment of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by ozone-activated carbon combined process.pdf
-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AOC和有机物的效果研究 Removal performance of 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 and organics by O3-BAC.pdf
- 臭氧—活性炭在净水厂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Probe into some problems of the process of ozone-activated carbon in water treatment plant design.pdf
- 舟山地区海水淡化技术应用状况 APPLICAUON STATUS OF SEAWATER DESALINATION TECHNOLOGY IN ZHOUSHAN.pdf
- 臭氧预氧化MBR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OzonationMBR Process for Treatment of Micro-polluted Source Water.pdf
- 舟山群岛夏季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The Summertime Ecological Study of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y in Intertidal Zone of Zhoushan Archipelago.pdf
- 航空产品知识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Key Technology Study on Management of Aviation Product Knowledge.pdf
- 航空发动机柔性部件结构的热力耦合优化设计技术 Coupled Thermal and Mechanical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Flexible Structure of Aeroengine.pdf
- 航空安全文化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viation Safety Culture.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