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 Eco-environmental Impact Post-assessment of Qinghai-Tibet Railway from Golmud to Lhasa in Operation.pdfVIP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 Eco-environmental Impact Post-assessment of Qinghai-Tibet Railway from Golmud to Lhasa in Operation.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 Eco-environmental Impact Post-assessment of Qinghai-Tibet Railway from Golmud to Lhasa in Operation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3年第3卷第3期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运营期 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 步青松1,董贵奇2,何财松1,李德良1 (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100081; 2.青藏铁路公司,青海西宁810007) 摘要: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是目前世界上海拔 势、建设运营产生的后续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准确 最高的高原运营铁路,也是我国首个开展环境影响后评 评估污染物达标排放、各项环保措施和管理体系 价的铁路项目。本文选择野生动物和高寒植被两个代表 的实际运行效果提供可能和帮助,更有助于保护 性生态因素,应用目视判断、卫片解译、样方调查、环境监 格拉段沿线的高原生态环境,实现铁路交通绿色 测、数据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对铁路运营5年(2011年)后 发展。 沿线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调查和回顾评价。得出结 论:(1)与运营初期相比,铁路两侧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恢 1 工程及环境概况 复,局部区域已接近甚至优于周边自然状态。(2)野生动 格拉段工程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跨越青海省海 物通道、植草绿化、草皮移植等生态保护措施作用明显。 关键词:青藏铁路;运营期;生态环境;后评价 西州、玉树州和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和拉萨市。线 路全长1142 中图分类号:x82文献标志码:B km,国铁I级,内燃机车牵引,设车站 58座、桥梁676座/159.7km、隧道7座/9050m。 000 当前,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简称:格拉 格拉段沿途经过海拔4 m以上地段960 段)已建成并投入运营满5年。鉴于其沿线生态 km,除南山口至昆仑山段、羊八井至拉萨段属坡 环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环保部在项目竣工环保 降较大的河谷区外,其余地段均为高平原地貌。 线路自北向南经过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头 验收意见(环验[2007]107号)中明确要求适时 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青藏铁路格拉段也因 二九山等主要山系,跨越格尔木河、长江、扎加藏 此成为我国铁路行业第一个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布、怒江、雅鲁藏布江等5大水系。区域内分布有 的建设项目。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 13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其中国家I、Ⅱ级保护动 和必要补充¨1,环境影响后评价是一种检验实际 物有33种,多属高原特有种。涉及温性荒漠、高 的环境影响和减缓措施的有效性、监督潜在的有 寒草原、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原4个典型植被带,植 损环境的活动和行为而进行的包括环境监测、审 物群系主要有红沙、五柱琵琶柴群系、山地河谷灌 计和改进措施在内的环境研究和管理过程旧1,能 丛-水柏枝、紫花针茅高寒寒漠草原群系、小嵩草 够为跟踪了解格拉段沿线生态环境变化发展趋 草甸群系、金露梅群系等。 2评价方法及技术路线 收稿日期:2013旬5-20 2.1 评价方法 作者简介:步青松(1978一),男,江苏扬州人,硕士,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