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6, 4(4), 109-113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6 in Hans. /journal/ml
/10.12677/ml.2016.44012
The Cognitive Construal of Metonymic
Meanings
Jianyu Gong, Zhong Y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st th th
Received: Aug. 31 , 2016; accepted: Sep. 16 , 2016; published: Sep. 26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Open Access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al of metonymic meanings from the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as-
pects. It shows that the construal of lexical metonymies is realized by profiling either proximal
concepts or proximal scope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grammatical level, the construal of meto-
nymic meanings is achieved by different profiles in the same base. All the above construals rely on
both cognitive contexts and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The choices of metonymic forms root in the
speaker’s communicative intentions.
Keywords
Construal, Metonymy, Profile, Context,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
宫健宇,杨 忠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收稿日期:2016年8月31 日;录用日期:2016年9月16 日;发布日期:2016年9月26 日
摘 要
本文从词汇和语法两个层面入手,探析了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结果表明,词汇层面的转喻识解通过凸
文章引用: 宫健宇, 杨忠. 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J]. 现代语言学, 2016, 4(4): 109-113.
/10.12677/ml.2016.44012
宫健宇,杨忠
显邻近概念或凸显邻近辖域实现,而语法层面则主要由同一辖域中不同概念的凸显实现。转喻意义的识
解依赖于交际者的认知语境和实际的情景语境,其表达形式的选择取决于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关键词
识解,转喻,凸显,语境,交际意图
1. 引言
自认知语言学兴起以来,转喻又一次掀起了学界研究的热潮。转喻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时代,在当
时的传统修辞学观中转喻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指以一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事物。与此不同,认知语言
学认为转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贵州.石阡.ppt
- 贵州电大 工商管理统计02-0003(资料).doc
-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半年度报告摘要.pdf
- 贵州省威宁县简介.ppt
- 赞美之词 言论 电影.doc
- 赣州事业单位考试公基考点之时事政治专项.docx
- 赛立信《阅·广播》第81期.ppt
- 走,看戏去B!.ppt
- 足疗技师上钟流程.pdf
- 超市事业部新消防统一标识.ppt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2024年度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5年度公开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银川市公安局面向宁夏警官职业学院招聘285名警务辅助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衢州市公安局第一期招聘54名警务辅助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辽宁沈阳理工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14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2024年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第一批)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2024年度社会在职人员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度公开招聘学校卫生领域学科带头人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2025年第二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