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地质雷达超前预报的操控
浅析地质雷达超前预报的操控 中铁三局 程 静 浅析地质雷达超前预报的操控 一、准备工作 二、资料的收集 三、数据采集 四、数据分析 五、形成报告 六、报告跟踪 七、设备管理 一、准备工作 1、去现场之前的准备工作 2、到现场的准备工作 3、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4、软件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异常图像可能存在的原因解析 1、去现场之前的准备工作 电话咨询检测项目 制定设备携带方案及现场操作预案 检查设备的完好性 检查电脑系统的工作状况及相关的参数 做室内模拟操作,检查地质雷达软、硬件是否工作正常 使用测距盒的要提前配备好绒线 2、到现场的准备工作 考察现场实际情况,制订操作方案 再做一次模拟操作,确定设备的完好性 电池充电 检查地质雷达现场记录空表、记录笔是否已装箱 3、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操作方案 检查电脑防火墙、IP地址 检查驱动的参数设定值、道间距,设定时窗 对操作场地做适当的平整 有淋雨现象时要提前做好控制单元和记录单元的防护 加强天线操作环境的安全防护 操作控制单元的人员尽量站在操作环境相对较安全的区域 对行走不便的地方要增加人力传递 在设备连接时,要结合现场的实际环境选择电缆线 4、软件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异常图像可能存在的原因解析 IP地址不对,雷达连接初始化错误 电缆未接好或电缆出现异常,雷达连接初始化错误 电缆未接对接口,防火墙未关闭信号校准错误 增益图像不正常,增益曲线不是正常的正弦波衰减曲线 二、资料的收集 1、设计资料 2、变更资料 3、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 4、对掌子面的实地观察 设计资料 岩体的结构特征 地质构造 岩溶 地下水 三、数据采集 1、数据采集方案的选择 2、对移动状态天线的防护措施 3、数据采集的技术手段 4、天线的选择 5、驱动参数的的设定 6、数据采集注意事项 7、操作结束后的收尾工作 1、数据采集方案的选择 2、对移动状态天线的防护措施 利用PVC管上的卡头固定天线发射端和接收端 利用有一定强度的绳索绑定天线 移动时要注意对天线、电缆接头及测线盒的防护 绑定天线的方式 3、数据采集的技术手段 时间触发式,也称为无轮式检测 距离触发式1:点测法 距离触发式2:测线盒法 时间触发式(无轮式)适用环境 一般限于行走平台无障碍,不用顾及脚下的路面,无踏空危险,且可保持匀速行走的场合 距离触发式1:点测法适用范围 点测式检测是利用点击距离触发盒来发射和接受信号,由天线操作人员来把握前进的尺度。因此其探测的行走速度可快可慢,但对等距移动的要求较高,否则,无法判定问题点的确切位置。 距离触发式2:测线盒法适用范围 测线盒式是超前预报中相对较为理想的设备,它既可以在有障碍的环境进行探测,也可以不受等距移动的约束。 4、天线的选择 选用天线最好为半柱状的40M天线。这是一款半屏蔽的天线,探测距离相对较长。从实践结果来看,这样的天线在操作时,后面的钻机台架对天线的影响相对较弱,与80M全屏蔽的天线做出的相应结果不相上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5、驱动参数的的设定 40M天线:时窗 1000ns 每扫采样点数512 速度 10cm/ns 光栅间隔 0.0005 光栅间隔数 100 测距轮模式 1Dir 远程控制类型 None 5、驱动参数的的设定 续 80M天线:时窗 600ns 每扫采样点数512 速度 10cm/ns 光栅间隔 0.0005 光栅间隔数 100 测距轮模式 1Dir 远程控制类型 None 6、数据采集注意事项 数据采集时掌子面不得装药,以免人多,操作失误,发生意外 钻机等动力设备要停止工作 数据采集时须有一人充当现场指挥 控制单元操作人员要严密监视采集图像的异动 一定要以固定的格式随采集的进程做现场数据采集的书面记录 电子记录文档的保存方式与书面记录应保持一致 尽可能在现场浏览采集的数据 现场数据采集记录的要求 在记录中要用文字和图形两种方式同时详细标明所测测线的起止点移动的空间位置及运行方向。空间位置以相对固定的对象为参照物,如隧道中心和钢拱架、格栅钢架、隧底等。以便对后期的数据处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现场数据采集记录的格式 7、操作结束后的收尾工作 首先关掉软件,在切断控制单元的电源后再行拆卸电缆 电源线、网线等小型缆线在装箱时再行拆卸 离开数据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