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锌洗剂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方法验证实验.docVIP

氧化锌洗剂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方法验证实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氧化锌洗剂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方法验证实验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氧化锌洗剂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方法验证实验 胡泽锴 毛腾霄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610000)   【摘要】 目的:建立氧化锌洗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薄膜过滤法对氧化锌洗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试验。结果:供试品5种试验菌回收率均gt;70%,控制菌能正常检出。结论: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对细菌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控制菌进行检查;采用常规法对霉菌和酵母菌数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控制菌进行检查。   【关键词】 氧化锌洗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薄膜过滤法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356-03   Erification of the Microbial Limit Test for the Zinc Oxide Lotion   Hu Zekai, Mao Tengxiao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of Chengdu,Chengdu 610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of microbial limit tests for Acne Zinc Oxide lotion. Methods Routine method and 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 were used for the test of the Zinc Oxide lotion. Results The recoveries were more than 70 % and the quality of control germ check was credible. Conclusion Bacteria and Clostridium sporogenes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tested by 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Molds and yeasts were tested by the routine method.   【Key words】 Zinc Oxide lotion;Microbial limit tests; Membrane filtration   氧化锌洗剂为外用制剂,主要成分为氧化锌、薄荷脑,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规定,细菌数应不得过100cfu/ml,霉菌和酵母菌数应不得过10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每1ml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每1ml不得检出。本品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应建立适合于本品的方法,确保方法的有效性,我们按药典要求进行了方法验证实验。   方法验证   1. 仪器、样品、菌种及培养基   1.1 实验样品   氧化锌洗剂(由空军总医院提供)   规格:100 ml/瓶 批号:140325 131213 140401(以下简称1、2、3批)   1.2 菌种 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CMCC(F)98003],均来源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均为第4代培养物。   1.3 仪器   洁净工作台(苏净集团安泰公司) 编号  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编号  LRH 250 生化培养箱(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编号  STV3无菌检查薄膜滤器(浙江宁海白石药检仪器厂)编号  1.4 培养基   营养肉汤培养基 批号:121023 营养琼脂培养基 批号:130522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批号: 1305292 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 批号:110713   胆盐乳糖培养基 批号:130410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 批号:1302052   1.5 稀释液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批号:130422),以上均由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生产,按标签说明进行配制。   2.方法   2.1 细菌数、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2.1.1 常规法测定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方法验证   2.1.1.1 菌液制备[1]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要求,制备大肠埃希菌、金黄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