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林则徐。。。.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族英雄林则徐。。。

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生平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禁鸦片及之后经历 臣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在广州禁止鸦片的过程中,林则徐意识到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为抗击鸦片侵略,战胜敌人,他进行了大量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军事变革实践。   他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参考消息”。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还组织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等一系列著作。通过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   在军事方面,他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专门派人从外国秘购200多门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林则徐将西方国家的“战船制造、火器制造和养兵练兵” 历史人物之袁世凯 袁世凯,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争议的是戊戌告密事件,与日签署《二十一条》,洪宪帝制等。他是北洋军阀首领,在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捍卫国土,维护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建立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新式陆军,创立近代司法和教育制度。期初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并修改《大总统选举法》等,后悍然称帝。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没有了首领,从此中国陷入了数十年民不聊生的军阀混战状态。 人物履历 袁世凯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村一个世代官宦的家族。父祖多为地方名流。袁家在清道光年间开始兴盛,袁世凯的从叔祖父袁甲三曾署理漕运总督,也是淮军重要将领,对袁世凯的思想境界有深刻影响。   袁甲三曾督办安徽团练,累官至漕运总督。父袁保中系地方名绅。叔父袁保庆曾在袁甲三军中带兵,官至江南盐巡道。   袁世凯自幼过继给袁保庆为嗣子,少年时随嗣父先后到济南、南京等地读书。保庆死后,复随甲三子、户部侍郎袁保恒至北京就读。1876年(光绪二年)和1879年,袁世凯两次乡试都未考中,遂决计弃文就武。1881年5月,袁世凯至山东登州,投靠保庆的结拜兄弟吴长庆,任“庆军”营务处会办。吴长庆为淮军统领,统率庆军六营驻防登州,督办山东防务。   袁世凯于清末投身行伍,至入值军机,内阁总理大臣。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经南北议和,合法就任首任大总统,1916年初袁世凯悍然复辟,年号洪宪,意为弘扬宪法。前云南都督蔡锷领导护国军誓师北上讨袁,袁世凯在内外交困的无奈情况下废除帝制,6月6日袁世凯在郁愤中因肾衰竭病死。   袁世凯病逝后,北洋政府遵其“葬吾洹上”的遗愿,将其葬于河南安阳市洹水北岸,陵墓由北洋政府筹资兴建,后称“袁林”或“袁公墓”。 历史人物之张勋  张勋简介 张勋 [1] 张勋,字少轩。江西奉新人。1854年(清咸丰四年)生。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投靠袁世凯任管带,后任副将、总兵等职。1911年升为江南提督,率巡防营驻南京。武昌起义后,在南京残杀民众数千人,顽抗革命军,败后退至徐州一带。清帝退位以后,所部改称武卫前军,禁剪辫子,以示效忠清王朝,时称‘辫子兵’。1913年奉袁世凯命进攻革命军,重占南京,后调徐州任长江巡阅使。袁死后,在徐州成立北洋7省同盟,不久任安徽督军,扩充至13省同盟,图谋为清室复辟。 复辟经过  辛亥革命后,清将张勋盘踞徐州长达五年,道台衙门是其大搞复辟活动的“大帅府”。1911年底,南京光 复,长江巡阅使张勋兵败南京退守徐州。1912年初,革命军北伐徐州,张勋北窜兖州,2月11日徐州光复,第二天清帝宣布退位,南北统一。1913年春,二次革命失败,张勋率领“辫子军”再次盘踞徐州,开始大肆迫害、捕杀革命党人,留日同盟会员韩志正北走北京,老同盟会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