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课件
艾炷灸 即将艾绒做成圆锥形的艾炷进行施灸的方法 艾绒做成一定形状之小团,称为艾炷。艾炷燃烧一枚,称为一壮。 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 (2) 无瘢痕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位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间接灸 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 温针灸 温针灸是指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 艾灸常用穴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曲池: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足三里: 又名下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位于膝眼下三寸,胫骨旁一寸。 调补足三里,实即培补后天,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百会: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 线 的中点。 中脘: 又名太仓,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之所生,任脉之交会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 功能:调理胃气。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关元 :又名丹田,是任脉之穴,位于脐下三寸,是任脉和足三阴经交会穴。 功能:为一身元气所在,为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具有通调冲任,调理气血,被肾固精的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命门: 又名精宫,督脉之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 功能:命门者,诸精神之舍也。男子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是生命的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故称命门。 灸法: 艾条灸10-15分钟。 其他灸法 天灸 …… 天灸 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疗法,它指的是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所用的药物多是单味中药,也有用复方,常用的有白芥子、蒜泥、斑蝥。 天灸时间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2013年三伏天的时间 初伏:7月13日 中伏:7月23日 末伏:8月12日 天灸 灸法的注意事项 (一) 1.施灸前的准备:作好解释工作,施瘢痕灸时,必先征得患者同意。体位宜舒适平正,便于准确定穴,利于安放艾炷和施灸。 2.施灸的先后顺序: 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先背腰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壮数是先少而后多,艾炷是先小后大。 但也有特殊情况,如脱肛时,即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 3.守神:不能烫伤病人。 4. 要注意冬季保暖和夏天防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