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组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浆组织设计

(二)设计要求 1、本工程±0.000所对应的绝对标高为3.42 m(黄海高程); 2、本工程基础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均为-1.50米,下为100厚C10素混凝土垫层;以①号杂填土作为基础持力层,因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决定采用压密注浆法,加固深度须进入②号粘土层不小于1.0米,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120KPa。 3、本工程复合地基需按照规范JGJ79-2002要求进行检测,且最终地基承载力以检测结果为准。 (三)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 1、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苏州市原合成化工长地块一期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勘察编号:SZ08013);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4、《注浆技术规程》(YSJ211-92、YB44-92);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工程测量规范》(GB5026—93);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 9、《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0、1#~3#配电所基础结构平面图、基础详图(图纸编号:结施a-02、03)。 (四)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椐提供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场区地面下的土层,可划分为如下工程地质层。自地表往下描述如下: ①杂填土:杂色,松散,很湿-饱和,高压缩性,主要成分为建筑垃圾,本层底部为素填土,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工程性质差,层厚1.90~6.20m,层底标高-4.60~0.76m。 ②粘土:灰黄、黄褐色,可塑,中压塑性土,土质较均匀,但层面起伏较大,局部缺失,层厚0.00~3.20m,层底标高-3.13~-1.02m。 ③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中压缩性土,夹薄层稍密状粉土,均匀性差,工程性质一般,厚度0.70~3.20m,层底标高-9.35~-5.15。 以下土层略述。 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资料,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主要是潜水,赋存于浅部杂填土和粘土层裂隙中,勘探期间测得潜水初见水位标高0.90~1.02m,稳定水位标高1.28~1.48m,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五)设计工作量及质量目标: 1、设计工作量 根据建筑物基础平面图、规范要求、勘察报告并结合场地的土层特点,注浆孔应向独立基础每边外扩0.5米,经计算压密注浆加固土体体积为: 1190.4m3,本次压密注浆采取在基础及外扩范围内布注浆孔,注浆孔间距平均按0.80m布置,预计布置注浆孔共536孔,注浆孔深度进入②或③层土0.5m,注浆孔平均有效深度4.80m,注浆总延长米为2572.8m,每个承台基础基底标高以上覆盖层挖掉。 2、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 二、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一)施工用生产、生活房屋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业主要求,施工区设置水泥堆放和注浆搅拌设备放在一起。生活用房远离作业区。 (二)施工用电、用水 本工程水电由业主单位提供并已接通,电只需配电表电箱,接入施工现场。施工用水由业主提供水源,水电均按电表、水表计量,施工结束后按表计量计算费用。 三、 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 (一)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于2009于7月 日开工,计划11日内竣工,按规范要求注浆结束28天后进行检测。 (二)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条件、拟安排的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配置等情况,并考虑雨季对施工的不利影响,具体安排各主要施工进度计划如表2。 施工进度计划表 表2 施工内容 施工天数 1 2 3 4 5 6 7 8 8 10 11 进场 准备工 作 材料购 进 材料复检 施工 自检 撤场 28天后检测 (三) 保证工期措施 1、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加强网络计划管理。 科学组织,加强协作。 抓好资金管理,确保施工资金充分到位。 搞好对外关系,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加强人员配置,发挥人才优势。 设备配置,物资供应。 2.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 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设备选型配置 (一)、设备配置的原则 优选精良设备,并合理匹配,形成综合生产能力;设备能力大于进度指标要求的能力。 (二)、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