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教学(北京大学)4第四讲社会互动.pptVIP

社会学概论教学(北京大学)4第四讲社会互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解互动(三)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符号互动论(也称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代表人物:G.H. Mead, C. H. Cooley, H. Blumer 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符号的意义是大家(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 情境是人们在行动之前所面对的情况或场景,包括作为行动主体的人、角色关系、人的行为、时间、地点和具体场合等。 四个要点 1.人类的最本质特征是运用符号 2.(emergence, becoming, encounters)社会世界是一个动态的、辩证的网络,互动情境总是伴随着不稳定的结果,生活永远是在变动和生成当中(negotiated order) 3.社会世界是互动的世界,不存在独立的个人。互动论者最基本的分析单位是自我。 4.互动论者的目的是,从符号、过程及互动背后,发现社会生活潜藏的模式或者形式。 Georg Simmel指出,现代城市生活要求个体与其社会环境保持一种距离。它要求 “人与之间的一个内心的屏障,一个现代生活形式不可缺少的屏障。因为没有这种心理距离,摩肩接踵的挤迫和都市交通中的杂乱无章简直就无法忍受。当代城市文化以其商业的、职业的和社会的往来,迫使我们在身体上接近大量的人,假如社会关系的客观化没有带来一种内心的界限和保留的话,敏感而神经质的现代人真的会完全陷入绝望之中。” 《现代性的碎片》97页 大城市为人们完全冷漠地对待邻人提供了可能,在面对有潜在互动的人群时,个人寻求某种形式的自我保护:即城市居民以冷漠作为相处之道。 “能看见却听不到的人,比能听见却看不见的人更加不安。这是大城市的特征。大城市里人际关系的特点是突出地强调眼睛的用处大于耳朵的用处。这主要是归因于公共交通设施。在19世纪的公共汽车、铁路和电车完全建立起来之前,人们从未置身于这样的处境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之久地相互盯视却彼此一言不发。”(〈现代性的碎片〉103页) Simmel也注意到了一个似乎与我们在大城市中接触到的冷漠和仇视相反的有趣社会后果: “旅途中的相识-----通常都发展出一种没有真正内在理由的亲密和坦诚。照我看,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非常规状态,瞬间印象和邂逅产生的心意相通感,以及对接踵而至的必然分手的共识。 旅途中的相识受到一种感觉的诱惑:你无需承担责任,你遇到的是一个很快就要永远分手的人,而且你们都是匿名的。这种萍水相逢常常导致非常显著的信赖和无限的顺从;而在我们平常的长期关系中,我们学会了根据(预先)体验其后果来控制那种表达自己的冲动。“(〈现代性的碎片〉133-134) 新技术,新沟通手段,新的人际关系 结构论认为社会最根本的构成要素是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既定的规范,它们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原则,社会角色是社会关系的承载者。这样,人们的行为就是按照既定的行为规范进行的,社会互动就是社会角色的互动,即人们按照角色规范有序地互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是这一观点的代表。 建构论认为,人是能动的主体,社会行为规范是人们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人们处于不断的对社会规范的建构之中。因此,社会互动过程具有创造性、建构性和可变性。布鲁默的符合互动论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结构论与建构论的社会互动观 第四讲 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 social inter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社会结构 Social structure is an organized pattern of behavior that governs people’s relationships(Smelser). Patterned social interactions 社会结构是个体或群体之间的互动模式。社会生活并不是随即发生的,我们的大部分活动都是结构化的:它们以一种有规律的、反复的方式组织在一起。(吉登斯) 由地位、角色、群体、组织和制度等要素组成 “当我在与年轻人对话时,我时常使用我们自身的经历当做例子说,只要致力于自身教育,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米歇尔. 奥巴马 地位(status)与角色(role) Status 人们在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 ascribed status / achieved status master status status set Role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role st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