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酸建立大鼠ARDS模型结果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油酸建立大鼠ARDS模型结果分析
(贵州省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2)
【中图分类号】R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393-02
油酸(oleic acid)是一种单不饱和Omega-9脂肪酸,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化学式C18H34O2(或CH3(CH2)7CH=CH(CH2)7COOH)。纯油酸为无色油状液体,有动物油或植物油气味,久置空气中颜色逐渐变深,工业品为黄色到红色油状液体,有猪油气味。油酸与其他脂肪酸一起,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一切动植物油脂中。哺乳动物脂肪酸中60%是油酸[1]。油酸模型常用来复制临床中脂质栓塞引起的肺损伤,尤其是临床中常见的长骨干骨折引起的脂肪栓塞,油酸引起的ALI 是目前制备动物ALI 较为成功的模型,与临床ARDS患者最为类似,因此成为目前国内外公认的ARDS动物模型[2]。我们对油酸法建立ARDS模型的技术要点及肺干湿重、血???等常用研究指标进行了动态观察。
1.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试剂
动脉留置针;注射器;油酸(上海实验试剂有限公司);水合氯醛(青岛宇龙海藻有限公司); GEM-3000血气分析仪(美国IL实验仪器公司);分析天平(上海上天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干燥箱(上海实验仪器厂)。
1.2 动物分组
共使用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共44只(4只在注射油酸过程中死亡),体重280g~310g(由贵阳医学院动物研究中心提供)。分别分为对照组,油酸0h组、油酸3h组、油酸12h组、油酸24h组,每组动物均为8只。
1.3 实验方法
1.3.1注射:大鼠称重后装固定器内,取鼠尾下1/3~1/4处为注射点,用75%酒精反复擦拭使血管扩张,24G留置针斜面向上,精确对准血管,从拇指食指之间的血管段与血管成30deg;角穿刺,刺入皮肤有落空感后即改为平行进针,接1ml注射器,缓慢注入油酸(0.1ml/kg),留针1ml,生理盐水0.9ml冲洗管道。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1.3.2取材:到达取材时间点后,3.6%水合氯醛(1ml/100g)腹腔注射麻醉,沿经腹主动脉采血0.5ml后放血处死大鼠。开胸,左肺门结扎两次,在两次结扎处之间剪断肺门,分析天平称重后放60℃烘干箱,48小时后再次称重。
1.3.3检测指标:12、24小时组比较注射前后体重,动脉血进行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乳酸值(Lac)的血气分析,左肺用于干、湿重质量测定及干/湿重比值。
1.3.4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统计,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大鼠注射后改变
所有注射油酸的大鼠注射后即出现躁动不安、呼吸急促,进食及排便减少,尾静脉注射部位以下淤血、发黑。注射后3小时体重无明显变化,而12小时和24小时后体重平均减轻3.8g和10.2g。肺脏外观方面,0h、3h组肺脏以散在片状出血灶为主,12h、24小时后出血灶融合成片,全肺显著充血。对照组无上述改变。
2.2 肺干湿重改变
各组肺脏湿重、干重及干/湿重比值如表1所示,注射油酸后肺脏湿重、干重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湿重在3h时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干重在12小时达到最大值,0h、3h干/湿重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2h、24h时干湿重比值相当于对照组水平。上述结果提示在油酸所致ARDS早期(0h~3h),肺脏改变可能以充血水肿为主(湿重增加),而在12h以后,可能以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增生为主(干重增加)。
3.讨论
3.1 尾静脉注射油酸技术要点
油酸不溶于水,具有一定粘稠度,在气温较低时粘稠度明显增加,注射前可用75%乙醇稀释。单剂量油酸注射在12小时效果最为明显,之后至24小时逐渐下降,而反复注射则引起肺纤维化[3]。
3.2 Jefferson和Necheles[4]首先报道当纯油酸注射入犬中心静脉后,1h内犬即出现血压降低,呼吸急促和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表现,但动物多因急性肺水肿和循环衰竭而死亡。Ashbaugh和Uzawa摸索到了注射油酸既能够使犬产生呼吸衰竭但又不立即死亡的合适剂量,一般为纯油酸0.03ml/ kg~0.07ml/ kg[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