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肱骨干病理性骨折辩证施护PPT
肱骨干病理性骨折辩证施护
2014年2月份护理查房
查房人:周玺嫔
基本资料介绍
18床 患者郑毅 ,男性,15岁,于2014年01月25日入院。
中医诊断:疾病诊断:骨折病
疾病证型: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右肱骨干病理性骨折
现病史
患者自述因打羽毛球挥拍时出现右上臂部疼痛,活动受限2小时入院,症见:患者神志清醒,精神欠佳,右上臂部肿痛,右肘及右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肢末端血运、皮肤感觉可,右腕关节及手指屈伸活动正常。入院后医生予患肢小夹板外固定,松紧度适宜。于2月6日上午10:00在手术室行右肱骨干病理性骨折病灶清除、骨折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异体骨植骨术,术中留取病理组织送检;术后三天内患者出现2次发热,体温在37、5——37、8℃,予补液治疗后,现体温正常;手术部位伤口敷料外观干洁,患肢肢端血运正常、皮肤感觉麻木,右腕及右手指背伸活动无力,目前指导患者行患肢被动活动功能锻炼,患者现纳寐可,二便调。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异常理化检查
MRI示:考虑右肱骨中段骨囊肿伴病理性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 。
CT示 :右肱骨干中段见囊状骨质密度减低影及斜行清晰骨折线,病变范围11cmX2.8cm,周围骨皮质变薄。
白细胞总数(WBC) 高 12.41*10^9/L、
X线片:右肱骨干病理性骨折
病检报告结果示:右肱骨干)倾向动脉瘤样骨囊肿。
影像检查
影像检查
中医辨证依据
病机:气血损伤,不循于经,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见右肩部疼痛明显,骨折筋伤,其支撑连接之用丧失,故活动受限 ,舌红,苔黄,脉弦为气滞血瘀之象。
病位:右上臂部
病性:属实
证属 :气滞血瘀。
根据病人病情和收集的资料,对该病人依次提出以下护理诊断
1P、舒适状态改变 与骨折伤筋、气滞血瘀有关
2P、焦虑 与骨折病变难愈,担心功能障碍有关
3P、患肢远端血运循环障碍 与骨折伤筋有关
4P、知识缺乏 对本病饮食、治疗、预后认识不清与未受过相关教育有关
5P、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骨折活动受限有关
6P、功能锻炼的需要:与肌肉废用性萎缩有关
PC、潜在并发症 :骨筋膜综合征
术后增加以下护理诊断
1P、桡神经麻痹:与术中骨折复位牵拉伤有关
2P、体温过高 体温37、8 ℃, 与术后炎症吸收热有关PC潜在并发症 感染、关节僵硬
PC有骨折延时不愈、骨囊肿复发的可能
1P、舒适状态改变 与骨折伤筋、气滞血瘀有关
护理措施
①休息:疼痛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全身活动,缓解肌肉痉挛,避免诱发疼痛,卧床休息期间给予必要的生活护理,减轻负担,缓解疼痛;
②患肢抬高,使其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可减轻局部肿胀引起的疼痛。注意保护患肢,在进行各种检查、治疗、护理时,动作应轻柔,尽量减少疼痛刺激;
③指导病人采取预防或减轻疼痛的方法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深呼吸、握拳头、听音乐等有助于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疼痛;
④物理治疗:骨折早期用冷疗,中后期利用中药进行热敷、针灸、按摩等方法,使其行气消瘀,通经活络而起到止痛作用。
⑤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1P、舒适状态改变 与骨折伤筋、气滞血瘀有关
患者因骨折病变难愈,恢复时间长,担心患肢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影响学业,思想负担重,存在恐惧和精神紧张,所以我们应重视患者心理护理。予其介绍该病的成功病例,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解除顾虑,了解患者所需,共同制定护理计划,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防止并发症。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功能锻炼,应动静结合,以健带患,使之早日恢复正常功能。
2P、焦虑 与骨折病变难愈,担心功能障碍有关
1、伤后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血运观察记录。在小夹板外固定1-3天内,应注意肢端的温度、颜色、手指的主动活动、动脉搏动及肿胀是否加剧。如发现手部肿胀及疼痛严重,手指麻木,皮肤颜色发紫、苍白,肤温低等,应立即通知医生重新调整夹板,防止发生缺血性肌挛缩,甚至肢体坏死等不良后果。
2、小夹板外固定3-5天后,肢体肿胀消退,容易造成骨折再次移位,应调整夹板松紧度。
3、注意有无固定的疼痛点,检查夹板压力垫下的皮肤,防止压疮。
3P、患肢远端血运循环障碍 与骨折伤筋有关
4P、知识缺乏 对本病饮食、治疗、预后认识不清与未受过相关教育有关
向病人及家属加强健康知识宣教,介绍各项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使其正确认识疾病减轻压力,促使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1.早期(1-2周):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健脾胃、清淡易消化食品为主
如:冬瓜、淮山、莲藕炖汤、蔬菜、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之食物。
2.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已吸收,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