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龋病绪论病因发病过程PPT
与年龄有关的流行特点 主要与牙齿的萌出和牙齿周围环境的变化有关 如:乳牙由于矿化程度低和窝沟多而深易患龋 (3岁多为前牙邻面龋(饮食); 3-5岁多见乳磨牙的窝沟龋); 初萌恒牙由于矿化未成熟易患龋(6-8岁) 中老年后根面暴露易患根面龋。 与饮食有关的流行特点 与教育和经济状况有关的流行特点 四、龋病流行趋势 发达国家龋病发病呈下降趋势 发展中国家缓慢上升趋势 第二章 龋病病因及发病过程 龋齿的发病过程: 牙菌斑形成 致龋菌在牙菌斑环境内代 谢糖产酸 酸使牙齿硬组织脱矿形成龋洞 Micro- organisms host tooth Sub- strate caries time no caries no caries no caries no caries 第一节 牙菌斑 第二节 饮食因素 第三节 宿主 第四节 影响龋病发生和发展的其他因素 第五节 病因学说 牙菌斑(dental plague)是釉质表面有机沉积物(稠密的细菌层) 牙菌斑是牙面菌斑的总称,分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 龈上菌斑位于龈缘上方,主要为G+菌;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下方,以G-菌为主(牙周病) 第一节 牙菌斑 龈上菌斑是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由粘性基质(唾液糖蛋白和细菌的胞外聚合物)和嵌入其中的细菌组成 牙菌斑可视为是细菌的微生态环境 一、牙菌斑的结构 白色或暗白色聚集物,厚度各异 菌斑结构有显著的部位性差异 平滑面菌斑和窝沟菌斑结构不同 (一)平滑面菌斑 菌斑-牙界面: 细菌位于获得性膜上方 细菌呈扇贝状排列于获得性膜表面 中间层 稠密微生物层:有球菌样微生物 菌斑体层:各种不同微生物构成,呈丛状或栅栏状 菌斑表层:结构松散,微生物差异大。细胞成分:球菌、杆菌和丝状菌 细胞间基质:蛋白质和细胞外多糖 菌斑-牙界面 中间层 菌斑表层 细胞间基质 (二)窝沟菌斑 微生物种类有限 以G+球菌和短杆菌为主 二、牙菌斑的组成 80%水和20%固体物质 固体物质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无机成分(钙磷氟) 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 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 胞外聚合物:葡聚糖、果聚糖、杂多糖 细菌细胞壁肽聚糖 胞内糖原 (一)碳水化合物 葡聚糖和果聚糖用作菌斑细菌代谢的 碳水化合物贮库 葡聚糖具有促进细菌附着至牙面及细菌 间选择性粘附的作用 细菌蛋白质:葡糖基转移酶(GTF) 唾液蛋白:淀粉酶、溶菌酶等 龈沟液:IgG、 IgA、 IgM (三)无机成分 氟 (二)蛋白质 三、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 可分成3个阶段,具有连续性 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 细菌迅速生长繁殖 菌斑成熟 (一)获得性膜 获得性膜 acquired pillicle 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修复材料和义齿)所形成的生物膜 biofilm 1、形成过程 --清洁牙齿表面后20分钟即有获得性膜形成 --4小时开始有细菌吸附 2、获得性膜组成 蛋白质: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 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半乳糖、葡糖胺等 脂肪:糖脂 3、获得性膜功能 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 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 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 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 (二)细菌附着 最初附着至牙面的细菌为血链球菌 不同细菌以不同速率吸附至获得性膜上 细菌选择性吸附是由于细菌表面成分中有与获得性膜互补的受体 唾液粘蛋白发挥了重要作用 葡糖基转移酶起到关键作用 变形链球菌的附着包括两个反应过程: --初期细菌细胞壁蛋白与获得性膜的唾液糖蛋白之间微弱的吸附; --葡聚糖同细胞表面受体以配位体形式结合 牙体牙髓病学的特点 研究的疾病是口腔医学中最常见和多发的疾病 牙齿硬组织受破坏均为进行性的,破坏的牙齿硬组织不经治疗不能自行修复 危害性不可低估 治疗过程需要专门设备、器械进行 治疗设计不仅要考虑生物学原则、生物力学原则,还要重视美学研究 牙体牙髓病学发展简史 中国:旧石器时代(公元前约1400年) = + 我国古代贡献 《史记 仓公列传》 “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太阳脉,即为苦参汤,日漱三生,出入五六日,病已。”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 雄黄 三硫化砷 三国时期嵇康《养生论》“齿居晋而黄” 唐代苏恭《唐本草》 银膏 牙体牙髓病学发展简史 埃及:埃伯纸草(Ebers,约公元前1500年) 记载蛀虫钻入牙齿导致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电水利工程基本词汇对照表(法语).docx
- 车间班长个人年终总结范本5篇.docx
- 基于MATLAB的HDB3码编译器的优化设计与实现.pdf VIP
- 一汽奥迪AudiQ7汽车使用手册用户说明书pdf电子版下载.pdf
- 一汽奥迪Q7_车型手册电子版下载_非汽车用户车主车辆使用操作驾驶说明书.pdf VIP
- DL-T-5564-2019输变电工程接入系统设计规程.docx VIP
- 小学奥数题库《几何》-直线型-燕尾模型-2星题(含解析)全国通用版.docx
- 老年综合评估及干预技术应用规范.docx VIP
- 城市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路径探讨(工程毕业论文资料).doc
- 2023年中国城市居民养老政策体系与市场规模评估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