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二章1.不寐PPT
【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1、心脾两虚 主症:多梦易醒,心悸健忘。 兼次症: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或脘闷纳呆,面色少华。 舌象:舌淡苔薄,或苔滑腻。 脉象:细弱或濡滑。 “主症定病名,兼症定证型”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治法:补益心脾,养心安神。 方药:归脾汤。 人参、白术、黄芪、甘草——益气健脾; 当归——补血; 远志、枣仁、茯神、龙眼肉——健脾安神; 木香—行气健脾。 姜枣—鼓舞脾胃生发之气,以资化源。 南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明薛立斋在《校注妇人良方》中加当归、远志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酸枣仁、远志、茯神宁心安神有何异同? “生枣仁治多眠,炒枣仁治失眠” 《本草正义》“生用不眠,炒则宁心”。 《本草纲目》 “熟用疗胆虚不眠,烦渴虚汗之证。” 酸枣仁甘酸而平。甘平养血宁心,酸平敛阴柔肝。最常用于血虚肝旺之不寐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黄惟英等. 枣仁生用与炒用临床应用辨识.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3,17(2):127-128 黄某,服用酸枣仁汤合龙胆泻肝汤治疗生气后昼夜烦躁不得眠; 汤某,服用酸枣仁汤合小柴胡汤。 先用炒枣仁而收效,后用生枣仁而失效,经炒后再用再效。?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肝血虚为主,炒枣仁补肝宁心安神; 肝热者为主,生枣仁清肝宁心安神。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远志味苦性温,安神益智,祛痰开窍,交通心肾而安神。 心肾不交失眠、惊悸; 健忘、精力不集中、耳目不清; 痰阻心窍神昏、惊痫等与郁金、菖蒲、胆星同用。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茯神为茯苓抱松根而生者。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归脾汤与八珍汤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加减: 血虚甚者:加熟地,芍药,阿胶; 失眠较重者:加五味子、夜交藤、合欢皮、柏子仁; 脘闷、纳呆、苔腻者:加半夏、陈皮、茯苓、厚朴。 【辨证论治】案例1 黄某,男,46岁,干部。1991年5月4日就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近一月来自觉心烦不寐,噩梦纷扰,有时彻夜不寐,心悸,颜面潮红,头痛头晕,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经服用心痛定、夜宁糖浆等药物,上症无减轻。血压155/100mmHg。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厚。舌质红、少苔红,脉细数。 诊断及证型,分析病理机制, 确定治则治法和方药。 【辨证论治】案例1 诊断:不寐 证型:阴虚火旺 治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治法:滋阴降火,清心安神。 方药:朱砂安神丸合左归饮加减。 茯神、麦冬、当归、枸杞、山芋肉、各10克;制首乌、山药、生地、熟地各15克,龙骨、牡蛎、龟板各20克 连进一月,夜寐安稳,诸症悉除,血压正常。 【辨证论治】 2.阴虚火旺 主症:心烦不寐,心悸不安; 兼次症: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津少; 舌象:舌红少苔或无苔; 脉象:细数。 【辨证论治】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清心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汤、朱砂安神丸 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 黄连、黄芩:除热坚阴,直折心火; 芍药、阿胶、鸡子黄:滋养阴血安神。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小冷,内鸡子黄 【辨证论治】阴虚火旺 朱砂安神丸——清心泻火,重镇安神 黄连:清心; 当归、甘草:益气养血; 生地:滋阴; 朱砂:安神。 心火亢盛,阴血不足 可加黄芩、山栀、连翘,以增强清心泻火之功; 心中懊恼:加豆豉、竹茹; 便秘溲赤:加大黄、琥珀、淡竹叶。 【辨证论治】阴虚火旺 朱砂:天然的辰砂矿石,硫化汞 丹砂 辰砂 安神、定惊、解毒 汞半衰期65-70天 1995年版《中国药典》剂量0.1-0.5克 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 不可直接见火 避免与含铝的器皿接触 不宜与胶类中药同服 不提倡使用以朱砂挂衣的药物入汤剂 不与含溴化物西药同服。 【辨证论治】阴虚火旺 加减: 面热微红,眩晕耳鸣:牡蛎、龟板、磁石 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 阴虚火不太旺 【辨证论治】 3.心胆气虚 主症:不寐多梦,易于惊醒。 兼次症:胆怯恐惧,触事易惊,心悸气短,倦怠,小便清长,或虚烦不寐,形体消瘦,面色晄白,易疲劳,或虚烦不安,头目眩晕,口干咽燥。 舌象:舌淡,苔薄白,或舌红。 脉象:脉弦细。 【辨证论治】心胆气虚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 人参:益心胆之气。 龙齿、茯神:镇惊宁神。 茯苓、石菖蒲、远志:化痰、宁心。 【辨证论治】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福建高考化学卷及答案(新课标卷).docx VIP
- 小学生控笔训练.docx VIP
- 中级日语(N3)中常用的副词总结讲义--日语等级考试备战.docx VIP
- 2025年高中地理世界地理高考试题汇编.doc VIP
- 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持背景下循证教学的实施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pptx VIP
- 再审申请听证申请书范文.docx VIP
- 《综合英语I》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pdf VIP
- 渗透作用课件.ppt VIP
- 专题21 散文阅读(同步练习)(解析版)【中职专用】2024届高三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备考指南(湖南适用).docx VIP
- 2025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纪念九一八事变学习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