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宁海县1988 年“7.30”暴雨洪水灾害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宁海县1988 年“7.30”暴雨洪水灾害
宁海县水利局 杨小平
一、基本情况
宁海县“7.30”暴雨洪灾发生在 1988 年 7 月 29—30 日。暴雨主要集中在白溪、凫溪和青溪流域境内。7 月 29 日 16 时到30日23时,白溪、凫溪和青溪流域内的里加坑,马岙,黄坛,榧坑等站过程雨量超过510.0毫米,最大里家坑站526.0毫米,其余站在370.0毫米—470.1毫米之间,降雨时间主要集中于前6—12 小时内。白溪、凫溪和青溪流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洪水灾害(暴雨及灾害影响情况见附图表)。
1、受暴雨影响主要流域情况。
白溪流域主要由白溪干流和支流大溪组成,流域总面积627 平方公里。白溪干流流域面积 426 平方公里,发源于天台县华顶山,天台县境内流域面积 115.7 平方公里,在庙下坑流入宁海县境内,经水车入白峤港,注入三门湾。2001 年 12 月建成的白溪水库(大Ⅱ型)位于白溪干流中游白溪村,总库容 1.684 亿立方米。流域内设有白溪水文站,测站以上集雨面积 266 平方公里,“7.30”洪水冲毁该测站,没有洪水实测资料,根据洪水调查资料计算“7.30”洪水时该测站洪峰流量为 3700立方米/秒。大溪又称杨(洋)溪,流域面积 201 平方公里,是白溪流域最大支流,发源于深圳镇马岙第一尖南麓,流经宁海城关,在马婆园与白溪汇流后入白峤港。流域内建有黄坛水库(中型),2006 年建成的西溪水库(中型),总库容 8500万立方米,位于黄坛水库上游 8 公里处。根据洪水调查资料计算,“7.30”洪水时大溪跃龙街道屠岙胡村断面洪峰流量 2540立方米/秒。
凫溪流域发源于深圳镇马岙的第一尖东麓,主流长 28 公里,流域面积 183 平方公里,注入象山港。下游设有洪家塔水文站,水文站断面以上集雨面积 151 平方公里,“7.30”暴雨平均降雨量(算术平均值)472.2 毫米,实测洪峰流量为 2280 立方米/秒,径流系数为0.897,洪水总量7133万立方米。建成于1961 年的杨梅岭水库(中型),总库容 1509.2 万方,距水文站下游约5公里,“7.30”洪水时最大洪峰流量达2599立方米/秒,相当于200年一遇洪水。
青溪流域发源于天台县苍山北麓,流域面积 164 平方公里(在天台县境内 79.38 平方公里),主流长 39.5 公里(流经宁海县约20公里)在木坑头入县境,经桑洲、三门县、沙柳,入旗门港,注入三门湾。根据洪水调查资料计算,“7.30”洪水时桑洲镇辽车村外断面洪峰流量为947立方米/秒。
2、主要受灾情况。
受“7.30”暴雨洪水袭击,全县原48个镇乡有44个镇乡656个村24.3万人受灾。195个村被洪水包围,房屋受淹19.4万间、损坏11万间、冲毁3970间;死亡182人(其中外县6人);洪水冲毁山塘水库146座、防洪(堤)坝176公里、渠道74公里、海塘 87 处 20 公里、抽水机埠 146 处、小水电站 7 座、闸门 6处;淹没农田21.4万亩,冲毁农田3.23万亩;工业企业遭灾占全县三分之一以上,原县棉纺厂、化肥厂等15家重点骨干企业受重灾;44 个镇乡交通中断;42 条供电线路全部停电等,41个邮电支局通讯和43个有线广播中断等,直接经济损失3.4亿元人民币。
二、受灾原因分析
1、暴雨形成的气候条件突然,预测预报难。
事后据气象部门分析,这次特大暴雨是由东风拢动低压云团引起的。由于前期高温干旱20多天,大气中聚积了大量潜热(能量),在东风急流的引导下,海上大量的潮湿空气向陆地输送,低压云团到达天台山脉和四明山脉,暖气流被迫抬升与冷空气触发,造成这场罕见的特大暴雨。鉴于当时的预测预报条件,各级气象部门都没有能对此次特大暴雨提前预报。
2、暴雨强度特强,灾害不可抗力。
“7.30”暴雨的重现期是 100 年以上,经分析单站 6—12 小时的降雨量,个别站点重现期已达 500 年。久旱之后,发生强度特强的暴雨,特大山洪暴发,并且发生在半夜凌晨之时,已大大超出当时的防御标准和能力,属不可抗力灾害。
3、缺乏调洪工程,洪水自由泛滥。
当时的白溪、大溪、凫溪和青溪等小流域上游均没有大、中型水库等水利工程,无调洪能力,任由洪水自由泛滥,也是造成这次特大洪水灾害的因素之一。目前在白溪、大溪上游均已建成了大中型水库,青溪水库上游的青溪水库也正在前期准备阶段。近年来白溪、大溪的防洪能力大大提高。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现代家政基础》 项目六 现代家庭安全.pptx
- 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选必3 逻辑与思维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ppt VIP
- 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doc VIP
- 2025年中考复习必背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词汇(精校打印) .pdf VIP
- 年产55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车间环氧乙烷合成工段工艺设计.doc VIP
- 食堂食材配送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doc
- 临床常用200种常用中药饮片排名.docx VIP
- 德力西850W交流角磨机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数学试卷.docx VIP
- 【完整升级版】电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