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385拳苦君 第五届全国预应力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 V01.35。增刊
Oct.2008
预应力混凝土理论、应用和推广简要历史
杜拱辰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9)
1预应力混凝土早期的发展
预应力混凝土是针对普通钢筋混凝土容易开裂 了西欧专家做的预应力混凝土报告,受到很大启发,
的缺陷而发展起来的新材料。西欧和北美的学者, 但他不同意弗氏“超自然材料”的一些说法,认为预
几乎花了半个世纪的努力,但都由于采用了低强钢 应力是人为施加的一个外力。在混凝土上张拉直线
材,施加了预压应力太低、损失率太高而未获得成 或曲线开头的钢丝束来使它受压,对工程结构而言,
功。直到1928年方由法国著名工程师弗来西奈这是按你需要主动施加的一个外力,所加力的大小
(Freyssinet)认识到必须采用高强钢材和高强混凝是你所需要、而且是可以控制的。所以你所设计的
土以提高张拉应力、和减少损失率之后,方获成果, 结构,不再是一个刻板的、死的东西,可以变得更为
因之公认他为预应力混凝土的发明人。当时,正值 宏伟壮观,更为经济、坚固与安全。
二战前夕,研究进展迟缓。1945年二战结束,西欧 1951—1952年间,林在旧金山设计了两座底层
急需恢复战争创伤,但钢材奇缺。尽管预应力混凝 为无内柱大空间、用转移层的多层停车场,一座是5
土(以下简称PC)理论并不成熟,迫于情势,在桥层的叫Lick,另一座是叫Downtown的九层停车楼。
梁、工厂等大跨结构中,开始上马。
工程技术、工艺的发明创造,开始往往并不完 持,作为研究教授赴比利时根特大学、在麦尼尔
善,甚至存在缺陷、错误。PC也不例外。发明人 (Magnel)教授领导下,从事一年PC的研究。他收
Freyssinrt强调:如若使用混凝土预先受压,而荷载集了麦氏实验室的西欧的一些资料,结合创建自己
产生的拉应力小于预压应力,则混凝土就不会开裂。 的经验,发展了PC的新概念、新理论,并撰写了一
本《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教科书。
但又说:“PC是‘超自然’的材料(Supernatural),它
与普通钢筋混凝土(以下简称RC)是截然不同的两2预应力混凝土理论的演变
种材料,不能用牛顿的静力学和材料力学方法设计 弗来西奈虽是预应力混凝土的发明人,但他认
计算”。这就使理论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这就对 为这种材料,不能用牛顿的静力学与普通材料力学
专业的早期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来进行设计计算。麦教授和英国有些学者对此有争
美国早在1930年就生产两种PC定型产品,一议。为此在麦的指导下,由林主持做了四根双跨连
是Rreload公司用缠丝机生的PC储液罐,从1931—续梁的实验。结果表明,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附合
1961年,北美建成各种水池、油罐700座之多。二良好。法国的居容(Guyon),看了实验,同意林所作
结论。这就肯定了牛顿的静力学与材料力学完全适
是雷蒙(Raymond)公司生产的大直径PC雷蒙桩,大
量用于海洋石油平台和桥梁。这些产品工艺比较简 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的分析与设计,使理论回到了正
单,各有专用的规程。 确的、科学的道路。
美国建造的第一座直线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 在麦尼尔实验所,林看到数以百计的各种截面
1949年开工的核桃(Wlinut 形状、尺寸和跨度构件的实验报告。在此基础上,认
Lane)桥,它是比利时麦
为可用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