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龋病预防方法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龋病预防方法研究进展

儿童龋病预防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红生 张玲 王绮 刘倩 龋病Dental Caries)是人类多发病常见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症与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通过抑制致龋菌生长发育与抑制不溶性葡聚糖的合成以减少细菌的黏附、聚集,从而控制菌斑,其中后者是预防龋病的关键所在[11-13]。游士奇等[14] 研究中国绿茶多酚(CTP)结果表明:CTP对变形链球菌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浓度0. 1 %的CTP 5 min 即可完全抑制变形链球菌菌的生长,反复与低浓度CTP 接触也不致产生耐药性。茶防龋是一种方便、价廉而有效的防龋方法,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开发以茶多酚为主的防龋产品及开发针对儿童的茶制品具有广阔前景。 2.3防龋疫苗 防龋疫苗即主动免疫防龋,主动免疫防龋是用以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致病的特异性抗原,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特异性抗体,中与致龋菌的毒性因子[15]。龋病的发生分为三个阶段。此过程受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抗原AgI/ II的调节[16]。第二阶段是依靠于蔗糖与变异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与葡聚糖结合蛋白存在的聚集阶段。第三阶段是多价的葡聚糖与变形链球菌表面的GBPs与GTFs中的葡聚糖结合区相互作用,细菌的大量聚集导致菌斑的形成,细菌以糖为基质代谢产生大量的乳酸,引起釉质表面脱矿,龋损形成。防龋疫苗的作用机制是针对变形链球菌的黏膜免疫反应,主要作用在肠相关淋巴样组织与鼻咽相关淋巴样组织,生成抗原特异性IgA的B细胞迁移到效应器官(唾液腺等),然后分化、成熟,在黏膜固有层分泌IgA,并通过唾液腺导管进入唾液中[17]。尽管T细胞广泛存在于龋病患者的外周血中,但它是否在防龋机制中发挥作用以及是否有助于B细胞合成IgA,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加大防龋宣传, 推广防龋措施 3.1提倡在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积极有效的开展口腔卫生教育。 结合年龄特点适当介绍有关口腔、牙齿的一些基本知识,使他们对保护牙齿的口腔常识有所了解,同时使儿童与了解与掌握预防龋齿的方法与措施。 3.2提倡正确科学刷牙。 尽量使用保健牙刷,科学地刷牙可以清除黏附在牙齿表面的菌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儿童应养成少吃甜食与零食,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采用洗必泰漱口液配合科学刷牙, 是预防龋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单位:071000 保定市第一医院口腔科 E-mail:zhanghs@hbu.edu.cn 参考文献 【1】樊明文. 牙体牙髓病学(第2版)[P].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0-24. 【2】Korithoski B, Krastel K, Cvitkovitch DG, et a1. Transport and metabolism of citrate by Streptococcus mutans[J]. Bacteriology, 2005, 187(13):4451-4456. 【3】齐小秋.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0. 【4】任飞; 黄少宏; 陈清; 等.日托与全托模式下乳牙龋防治效果的比较研究[ J]. 广东牙病防治, 2010, 18(02): 83-85. 【5】洪斌; 黄少宏. 广东省5岁人群乳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 J].广东牙病防治, 2007, 15(06): 263-265. 【6】王燕军; 徐冬梅. 窝沟封闭防治第一恒磨牙患龋的临床观察[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3, 11(03): 217-218. 【7】张蓉; 林焕彩; 支清蕙; 等. 高发龋与无龋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7, 42(05): 299-299. 【8】Frencken JE, Vant Hof MA, et al. Effectiveness of single-sueface ART restorations in the permanent dentition:a meta-analysis[J]. J Dent Res, 2004, 83(2) :120-123. 【9】邓辉; 徐征. 北京市1-4岁儿童龋流行情况调查及其危险因素的初步研究.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6, 20(4): 418-421. 【10】Fross H.Retention of a glass ionomer cement and a resin-based fissure sealant and effect on carious outcome after 7 year[J]. J Commun Dent Oral Epidemiol, 1998, 26(1):21-25. 【11】张惠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