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docVIP

浅析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姜国红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整理收集2011年7月~2013年7月本院15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心电图、病史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等各项指标,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照组缺血性心脏病病发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年龄、日常生活习惯、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等都有可能诱发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高脂血症   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常见于老年患者,且多伴发缺血性心脏病。以2011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7月~2013年7月本院7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记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同一时期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符合WHO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对照组78例,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8.5岁。观察组78例,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6.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其它临床资料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统计并采用多因素回顾分析[1]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日常生活习惯、高血压病程、病史、甘油三酯水平、血尿酸水平、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总胆固醇水平等。   1.3 诊断标准 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心电图检查结果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或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1支或以上存在冠状动脉近端狭窄,或存在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x-&plusmn;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chi;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20例患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25.6%;观察组32例患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41.1%。两组患者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危险因素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年龄、日常生活习惯、心电图、病史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以及高尿酸血症血症等分析比较发现,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与年龄、日常生活习惯、高尿酸血症、年龄、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有着密切的关系,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加剧,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高血压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阻塞动脉管道,引起心肌缺氧缺血,进而诱发缺血性心脏病[3]。   将本文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多方面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可发现,缺血性心脏病和患者年龄、日常生活习惯、病史、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均有密切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多因素并存增大了临床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血压因动脉硬化,引起血管弹力下降,从而外周阻力加大,高血压通常和血管动脉硬化程度紧密相关,高血压伴随着动脉硬化、外周阻力增加、心脏负荷等,最终引起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4]。高脂血症因高三酰甘油和高胆固醇引起载脂蛋白和脂质分布异常,在被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吞噬之后,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同时,低密度脂蛋白很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其颗粒较小,在血浆中停留时间较长,因此,可经由动脉壁内皮细胞进入内皮下间隙并沉淀,最终加重了动脉硬化[5]。高脂血症在诱导缺血性心脏病发作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指出,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脂血症。有的患者存在吸烟的习惯,烟草中含有的有毒成分会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脂质聚集速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会诱发缺血性心脏病。而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能提升纤维蛋白合成速度,影响组织纤溶,从而加剧了血栓堵塞。另外,肥胖也是引起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一大因素,肥胖多会带来代谢紊乱,影响体质量指数,血脂水平和体质量指数是正比关系。肥胖导致游离脂肪酸增多,加大动脉硬化程度,此外,肥胖导致脂肪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降低,这会造成高胰岛素血症代谢异常,最终加剧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导致缺血性心脏病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