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议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周恒军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吉林,长春,130021)
【摘 要】文章梳理了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全省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提出综合运输发展思路和应对策略,为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为更好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实现交通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提供支撑。
【关键词】综合运输;发展思路;应对策略
根据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布局和对外开发开放等对交通的需求,围绕在吉林省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带动国民经济发展这一主题,经研究,提出初步发展思路和应对策略。
一、研究背景
(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定义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交通运输需求,按照各自技术经济特征和比较优势共同构建形成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有效满足客货运输需求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交通运输有机整体。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优化产业和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改善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巩固国防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
我国发展现状。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在规模总量上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运输能力和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明显缓解。截止2013年底,全国铁路里程10.3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1万)、公路里程4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5万)、内河航道12.5万公里、油气管道9.6万公里、沿海深水泊位2063个、民航机场193个、城市运营轨道2746公里。
总体上看,我国综合运输处在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的时期,目前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一体化运输水平较低、运输效率不高等方面。
吉林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截止2013年底,在吉林省初步建成的综合运输网中,共有公路总里程9421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26公里、占2%),铁路营业里程439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80公里、占9%),内河航道里程1621公里(其中四级航道250公里、占15%),民航机场4个,油气长输管道总长度2736公里(其中原油管道1565公里、天然气管道1171公里)。总体上看,吉林省综合运输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后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成熟,初步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准备,逐步向协同发展的中级阶段过渡。
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吉林省在运输组织效率、物流成本控制、交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相对落后, 受体制机制的限制,各种运输方式尚未完全实现协调均衡发展,综合运输枢纽数量偏少,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转换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发展需求
2013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81亿元(全国第22位),年增长8.3%。全省粮食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工业生产稳中有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全面进步。与之相对应的,2013年全省社会客运量为7.64亿人(全国第19位)、货运量为5.95亿吨(全国第24位),其中:公路客运量为6.62亿人(全国第16位)、货运量为4.71亿吨(全国第15位);铁路客运量为0.62亿人(全国第16位)、货运量为0.74亿吨(全国第15位);水运客运量为0.02亿人(全国第20位)、货运量为0.03亿吨(全国第23位);油气管道运量为0.47亿吨;民航客运量为0.08亿人、货运量为7.4万。吉林省运量在全国排名与GDP排名基本相当,交通运输行业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服务保障。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沿边开发开放、新一轮东北振兴等战略的相继实施,吉林省更要把握经济新常态基本特征,推动发展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业、旅游业等新兴支柱产业,推动产业链前伸后延,实施集群发展。这都需要建立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省经济腾飞提供重要支撑。
三、发展思路
(一)总体发展思路
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阶段,吉林省的综合交通运输需要重点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加快交通枢纽建设、构建城市群交通网,实现能力提高、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衔接紧密。
在完善综合运输通道方面,要强化纵向的京哈通道,并通过提升鹤大、黑大、大广、嫩双等通道服务能力来分担南北方向的交通需求;东西方向要明确珲乌作为中蒙俄国际通道的战略定位,在瓶颈节点和有条件的路段积极开辟第二通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吸引国际物流。
在加快交通枢纽建设方面,要明确全省各主要城市节点枢纽的层次划分和功能定位,改善重要枢纽城市的对外交通条件,加强城市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新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2025年最新)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pdf VIP
- 2025年中国前制动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3年铜仁市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考试真题.docx VIP
- GB51158-2015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docx VIP
- (高清版)DG∕TJ 08-9-2023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docx VIP
- 食堂承包服务重大活动、突发事件的保障措施.docx VIP
- 钣金折弯工艺守则.doc VIP
- 《糖尿病诊疗规范》课件.ppt VIP
- 洪武正韵.16卷.明乐韶凤等奉敕撰.明嘉靖40年刘以节刊.1561年.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