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SBMA型射频浮动盲配连接器的结构设计研究.pdf

SBMA型射频浮动盲配连接器的结构设计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连接器与开关第九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SBMA型射频浮动盲配连接器的结构设计 陕西华达科技有限公司 王榕欣 摘要本文论述了SBMA型射频浮动盲配连接器的结构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关键零件的设计 方法. 关键词射频连接器.浮动、盲配、结构特点,设计方法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模块化技术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便于维修及更 换,大量元件及设备组装到一个的模块上,如某个单元损坏,只需更换相应的单元。近些年 来,应用在模块上的浮动盲配连接器用量也逐年增加,发展迅猛。如BMA型浮动盲配连接器 现应用已十分广泛,但是在某些空间位置狭小的场合,需要安装比B姒型连接器更小的浮动 盲配连接器。SB姒型连接器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发展需要诞生的,体积较B姒型连接器更小, 点及设计方法作一的介绍。 图1 浮动盲配连接器的应用图 2连接器的结构设计 2.1插孔的结构设计 图2插孔接触件连接器及插针接触件连接器的头部配合图 连接器与开关第九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插孔是连接器的关键件,直接影响到连接器的配合精度、耐久性以及高频性能。为了与 插针保持良好的接触,插孔采用开槽并收口的结构,但插孔上的槽会对电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在特性阻抗为50Q的空气介质的同轴线中,内导体上开槽引起阻抗偏差由下面公式决定: W 4压12.5^r(二)2(%) d 式中4严一—特性阻抗变化的百分数 ^L~内导体上槽的数目 乒~内导体上的槽宽 aL~内导体外径 由于产品的使用频率高,达28GHz。为了保证产品的电性能,产品采取在开槽插孔的外面 加一无槽保护套,相当于无槽插孔(见图2)。这样不仅消除了影响产品电性能的因素,还起 到保护插孔的目的。 2.2接触簧片的设计 插孔接触件连接器有上下两个簧片,下簧片为一弹性翘齿簧片,使得外导体端面为弹性 接触,保持了连接器外导体电气的连续性,保证了连接器的使用频率及射频性能。克服了推 入式连接器依靠连接器外侧面接触,机械和电气基准面间有一定的间隙,从而造成接触面反 射大,使用频率低等缺点。 上簧片有两个作用,一是导向作用,簧片前端向内收缩并形成一接触鼓包,在插合时, 允许插针接触件连接器与插孔接触件连接器有0.076mm的最大径向偏差,也能保证针孔自动 对准,导入插合:二是保证产品有合适的插入力及分离力。连接器插合时,插入力太大,会 造成头座对插困难:分离力太小,会造成头座接触不稳定,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标准中规 定,产品的插入力应不大于14N,分离力应不小于0.8N。设计的原则是在保证产品分离力的 前提下有尽可能小的插入力。 分离力试验标准规直径最小为03.505mm。 2.2.1求簧片接触点的最大及最小位移量 五,,产(3.505-3.4)/2--o.053mm 厶产(3.56-3.2)/2=0.18me 2.2.2求簧片的正压力P 图3插合后簧片变形图 图4簧片截面图 连接器与开关第九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根凇式:犀半 矿…簧片个数 户一一弹性模量(13300kg/mm2) j-一惯性矩 f-一插合后,簧片位移量L-一簧片悬臂长度 由于:户 丝±墅丝(R4-rI)一 8 兰sin2由而(R3_r3)29 砂(尺2一,.2) :—2×0.227—+Sin26。(1.954-1.85一)一!Sin 8 9 0.227(1.952一1.852) kgf 所以:只,。:丁3nE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