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5卷第3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V01.25No.3
J.of
2008年9月 HUST.(UrbanScienceEdition) Sep.2008
Schwedler型单层网壳结构隔震分析
杨飓1,沈世钊2,周大睿2
(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004;2.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摘要:将schwedler网壳结构的支座设置成隔震支座,分别采用弹簧支座和弹簧阻尼支座对结构进行了隔震
控制机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对网壳结构进行了时程分析,对网壳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隔震支座的最大水
平位移、最大支座反力和网壳结构的杆件轴力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隔震装置均有效地控制了
Schwedler网壳结构的支座反力和杆件轴力,弹簧阻尼支座还明显地减少了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和隔震结构的
水平位移。隔震方法对于大跨网壳结构的减振是有效的。
关键词:Schwedler型网壳;隔震控制;动力响应;弹簧支座;弹簧阻尼支座
中图分类号:Tu393.3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2.7037(2008)03—0191.04
结构振动控制可以有效地减轻结构在风和地 簧和阻尼组合支座,耗散能量,减小结构在地震
震等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反应和损伤【lJ,有效地提 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文中将对Schwedler型单层
高结构的抗震能力【2】。传统的抗震策略是被动依 球面网壳结构形式进行基础隔震研究,并对结构
靠结构自身的抵抗能力,这必须以加大杆件截面、 振动控制做全过程分析。 。
造成较多材料消耗为代价。由于地震作用的随机
性,,可能超出人们估计的范围而使结构产生严重 1计算模型
破坏,因此合理有效的振动控制技术可以减轻结
构的地震反应。结构振动控制主要有基础隔震、 1.1基本参数
被动耗能减振、主动和半主动控制、混合控制以 40m跨度的Schwedler型单层球面网壳结
及近年来长足发展的智能控制【3j。结构振动控制 构,矢跨比1/5(图1)。在网壳结构边界处设置
技术研究在过去三十多年中主要集中在多、高层 隔震支座,支座直接与基础固接。研究网壳结构
房屋及高耸建筑中,各种控制方法都已成功用于 附加隔震支座后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性能。结构
建筑结构减振控制。大跨空间结构通常较柔,阻 杆件按常规设计,安全系数为2.0,结构杆件采用
尼比较低。在动力荷载作用下会发生较大的振动, 截面为127mm×3.5mm和121nHn×3nun的圆管
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及安全。至今,大跨空间结 截面。动力分析时屋面荷载取值为180kg/m2。动
构振动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这 力计算中网壳结构采用Rayleigh阻尼,阻尼比为
主要是由于大跨空间结构本身的复杂性和空间性 0.02,材料为Q235钢,假定为等向强化Mises
所决定的,它的控制方法较一般多、高层结构控 弹塑性材料。网壳隔震中使用的隔震支座为弹性
制存在很大的差异和难度。近年来,国内外许多 支座和弹性阻尼支座。在有限元分析中,弹性支
学者在大跨空间结构振动控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 座被两个单向弹簧所代替,弹簧刚度取1.0×105
中在基础隔震、结构耗能减振方面,在这方面的 N/m:弹性阻尼支座中弹簧刚度与弹性支座的刚
研究比较成熟【4】。本文将进行大跨空间结构隔震 度相同,支座两个水平方向的阻尼系数均为300
方面的一些研究,主要控制方法是在大跨空间结 l甜.s/m。地震波为ElCentro波、1拙波和
构的支座处设置隔震支座,支座分为两种,一种 Nomlri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