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谐叶盘系统受迫振动响应摄动法比较研究.pdf

失谐叶盘系统受迫振动响应摄动法比较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失谐叶盘系统受迫振动响应摄动法比较研究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第 1期 王红建等:失谐叶盘系统受迫振动响应摄动法比较研究 19 阻尼;c为第.个『叶片的粘性阻尼; 为激振力频率;tr为失 4 算例及分析 谐项的标准方差;为粘性阻尼比;R =k,/k。为叶片间耦合 采用matlab编程进行计算,激振力采用谐和力如 强度;to为叶片的固有频率。我们采用参数无量纲形式, (t)=VoCOS(∞,t一 ,.,) (8) 且定义m=1,。=1,c=0。 式中:r为激振力阶次;∞,为对应于r的激振力频率;.,= -1) ,….Ⅳo 2 经典摄动法和修正摄动法 失谐叶盘系统的受迫响应在强耦合下表现为谐调系统 以下精确解的计算均是采用对运动方程特征值与模态 的摄动,在弱耦合下为解耦失谐系统的摄动 J。因此,对于 分析方法得出。我们选择N=12,激振力阶次 r=1。为了 不同的耦合强度,摄动法分为经典摄动法和修正摄动法。经 仅对方法进行研究。自适应摄动法中选择的第一类模态数 典摄动法的基系统为谐调系统,摄动项是失谐项。修正摄动 目d=2。失谐项采用对叶片刚度随机变化生成。定义以 法的基系统是解耦失谐系统,摄动项是原系统耦合项。 下控制参数:失谐度与耦合度之比PSR=tr/(R×R),失谐 对于图1所示的失谐叶盘系统 ,式(1)可化为 度与粘性阻尼比之 比PSC= ,耦合度与粘性阻尼之比 PRC=(R×R) ,并有关系 =PSC/PRC。计算结果如 +2 6 +,dr.x=F/m (2) 将X=Xo+ 代入式 (2),化减后可得 图2和图3所示。 阻尼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共振幅度,所以大阻尼失谐系 o+ x‘o+∞:Kxo=F/m (3) 统的振动幅度明显小于小阻尼情况下的振动幅度。同时, I +2srta^6 +口: I =一口:iJ1 (4)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粘性阻尼比大的计算结果整体上好 式(3)、式(4)分别表示基系统响应和摄动响应方程。当失 于粘性阻尼比小的结果。 谐系统为强耦合系统时,采用经典摄动法,其系统的基矩阵 对于经典摄动法(如图2(c)。图3(b)。图3(c)),当失 为谐调系统矩阵,摄动矩阵 为失谐矩阵。当失谐系 谐度与耦合度之比PSR远小于1时,失谐度与粘性阻尼比之 统为弱耦合系统时,采用修正摄动法 ,其系统的基矩阵 比PSC值越小,结果越好(如图3(c))。而PSR接近于1或 为解耦失谐系统矩阵。摄动矩阵6K为原系统的耦合矩阵。 PSC值越大于 1结果就差 (如图3(b),图2(c))。这说明当 具体的矩阵形式和公式请参照文献[1,2]。 PSR接近于1时,失谐系统的响应并不完全表现为对谐调系 统的摄动。从图3(b)可以看到。精确解中已出现多波峰的 3 自适应摄动法 迹象。PSR远离于 1时,失谐系统的响应完全表现为对谐调 自适应摄动法 是根据不同的系统模态对 系统响应 系统的摄动,如图3(c)为单波峰。经典摄动法中的摄动来 的贡献不同为理论基础。系统模态被分为两类模态。第一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