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及钢管桩施工
第一章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及钢管桩施工
知识结构图
本章导学
掌握预制桩的方法,钢管桩的特点及沉桩工艺。
难点是锤击法沉桩及静压法沉桩的共工作原理、使用范围。对于预制桩的制桩要求、吊
点如何确定要求同学了解。
知识学习
第一节 桩的预制、起吊、运输与堆
一、桩的预制
1、预制方法
1)预制厂预制
较短的桩(10m 以下),多在预制厂预制;
2)现场预制
较长的桩,一般情况下在打桩现场附近设置露天预制场进行预制。
照片一:预制桩露天现场预制
照片二:预制桩露天预制
2、预制注意事项
1)制场地的地面要平整夯实,并防止浸水沉陷。
2)对于两个吊点以上的桩预制时,要根据打桩顺序来确定桩尖的朝向。因为桩在吊升
就位时,桩架上的滑轮组有左右之分(图 1-1-1)。若桩尖的朝向不恰当,则临时将桩调
头是很困难的。
3)桩的主筋上端以伸至最上一层钢筋网以下为宜,与钢筋网应连成“冂”形 (图 1-1-
2),这样能更好地接受和传递桩锤的冲击力,主筋必须位置正确。桩身混凝土保护层不可过
厚(以 25mm 左右为宜),否则,打桩时容易剥落。
图 1-1-1 桩的提升示意图
图 1-1-2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4)预制桩的混凝土应由桩顶向桩尖连续浇筑,严禁中断。
5)叠浇预制桩时,桩与桩之间要做好隔离层 (可涂抹皂脚或粘土石灰膏等)。以保证起
吊时不互相粘结。
6)叠浇预制桩的层数,应根据浇注现场地面承载力和施工要求而定,一般不宜超过四
层。上层桩或邻桩的浇注,应在下层桩或邻桩混凝土达到设计的强度等级的 30%以后方可
进行。
照片三:预制桩堆放层数
7)桩顶应制作平整,不然,易将桩打偏或打坏。每根桩上应标明编号和制作日期如不
预埋吊环,则应标明起吊绑扎位置。预制桩制作的允许偏差如下,横截面边长±5mm;保护
层厚度±5mm;桩顶对角线之差 10mm;桩尖对中心线的位移 10mm;桩身弯曲矢高不大于
0.1%桩长,且不大于 20mm;桩顶平面对桩中心线的倾斜≤3mm。
3、桩的制作质量要求
1)桩的表面应平整、密实,掉角的深度不应超过 10mm,且局部蜂窝和掉角的缺损总
面积不得超过该桩表面全部面积的 0.5%,并不得过分集中;
2)由于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缝,深度不得超过 20mm,宽度不得大于 0.25mm,桩的
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桩边长的一半;
3)桩顶和桩尖处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和掉角。
二、桩的起吊
预制桩需待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70%后方可起吊,达到 100%才能运输和打
桩,若需提前起吊,必须作强度和抗裂度验算。
起吊时,吊点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当吊点少于或等于 3 个时,其位置应按正、负弯矩
相等的原则计算确定;当吊点多于 3 个时, 其位置则应按反力相等的原则计算确定。长 20~
30m 的桩,一般采用 3 个吊点。常见的几吊点合理位置如图 1-1-3 所示。
图 1-1-3 桩的合理吊点
a)一点起吊;b)两点起吊;c)三点起吊
三、桩的运输和堆放
打桩前,需将桩从制作处运至现场堆放或直接运至桩架前以备打入土中。一般情况下,
应根据打桩顺序和速度随打随运,这样可以减少二次搬运。
图 1-1-3 桩的合理吊点
起吊时,吊点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当吊点少于或等于 3 个时,其位置应按正、负弯矩
相等的原则计算确定;当吊点多于 3 个时, 其位置则应按反力相等的原则计算确定。长 20~
30m 的桩,一般采用 3 个吊点。常见的几吊点合理位置如图 1-1-3 所示。
运桩之前,应检查桩的混凝土质量、尺寸、桩靴的牢固性以及打桩中使用的标志是否齐
全等。桩运到现场后. 应进行外观复查.如不符合要求,视情况可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解决。
桩的运输方式:当运距不大时,可在枉芏下面垫以滚筒(桩与滚筒之间应放有托板),用卷
扬机拖动桩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