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戏曲行当中的生行与旦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戏曲行当中的生行与旦行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中国戏曲行当中的生行与旦行 康华(河南省商丘市豫剧院,河南 商丘 476000) 中图分类号:J61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064-02 戏曲行当的发展演变,总的趋势是由繁而简,直到今天,生、旦、净、丑成为戏曲的四大行当。上千出的戏曲剧目中,有不可胜数的人物形象,他们都可以归入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一个大的行当中,还可以再做更加细密的划分。本篇只对中国戏曲行当中的生行与旦行做以较为详尽的探讨。   一、生行   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在京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主要包括老生(过去京剧中原有生、外、末三行,后来统称为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生的名目最早见于宋元南戏,指剧中男主角,与元杂剧的正末相当。清以后又衍化为老生、小生、外、末四个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属性、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类。生除了红生某些勾脸的武生之外,其他都是素脸,也就是内行说的“俊扮”,即扮相都是洁净俊美的。   外,泛指生的副角,不表现确定的性格特征,唯汉剧的外唱、念、做并重。末,沿袭南戏、北杂剧之名目,正末(男主角——端庄正派,如张生)、副末(男配角)、外末(老年男子,如监斩官)、小末(少年)等,今多数剧种已并入老生行。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人物,分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娃娃生扮演儿童角色,京剧中还有娃娃武生。   1.老生 主要扮演的一般都是富有正义感的、性格正直刚毅的、中年或老年的正面男性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称须生、“正生”,俗称胡子生。京剧老生行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表演艺术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功老生(又称“唱功老生”、“王帽生”、大部扮演帝王、官僚、书生一类人物,以唱功为主,在舞台上安详稳重,动作较少,故称“安工”,如《上天台》中的汉光武帝刘秀、《捉放曹》中的陈宫等),靠把老生(大都扮演武将一类的人物,由于扎靠(戴盔披甲)、使用刀枪把子(剧中人使用的兵器)而得名,如《定军山》中的老将黄忠、《战太平》中的花云、《镇潭州》中的岳飞等),衰派老生(又称“做功老生”。“做功老生”,大都扮演衰老或精神状态衰颓的人物,以做功为主,故称“衰派”,扮演穷困潦倒之人,如《四进士》中的宋土杰、《卖马》中的秦琼、《坐楼杀惜》中的宋江等) 、做功老生和武老生等。无论是哪类老生,都是以唱为主,全用本嗓。安工老生要唱的悠扬婉转,衰派老生要唱的悲愤颓唐,靠把老主要唱的激昂慷慨。另外,京剧史上有一些老生演员,文戏、武戏都擅长,唱功戏、做功戏、靠把戏都能演,后来就把这种戏路宽的老生演员称为“文武老生”,如程长庚、谭鑫培等。   2.小生 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妆不戴胡须,扮相清秀、英俊。演剧中根据人物性格、身份的不同特点,小生又分为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 、武小生等。小生演唱用尖音假嗓,念白兼用真假嗓。小生使用的假嗓与旦角不同,小生的唱法应该刚、劲、宽、亮,听起来声音清脆但不柔媚,刚健但不粗野。纱帽小生,又称“袍带小生”,扮演做官的青年男子,头戴纱帽是其主要标志,这些角色大部分是文人,如《玉堂春》中的王金龙、《奇双会》中的赵宠、《陈三两爬堂》的陈魁等。扇子生,多扮演年轻的书生、风流儒雅的公子,手拿扇子,头戴文生巾,身穿褶子,所以又称“褶子生。”扇子是帮助角色表现风流潇洒、文质彬彬的一种特殊道具。如《拾玉镯》中的傅朋、《西厢记》中的张君瑞等。翎子生,又称“雉尾生”,头插翎子(雉尾)是其主要标志,大都扮演武将或文武兼备的人物。演翎子生要有武功,凭工架、舞蹈,用翎子耍出许多舞蹈动作。如《群英会》中的周瑜、《吕布与貂蝉》中的吕布、《穆柯寨》中的杨宗保等等。穷生,大都扮演落魄不第的文人、书生,“表演上特别注重做功” ,以表现人物的酸腐气为主,习惯于把鞋后帮踩倒在脚下,以示其潦倒之状,故又称“鞋皮生”,身穿富贵衣是其主要标志。富贵衣,是补缀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补丁的青褶子,意思是说这些人现在虽然很穷,衣着褴褛,但将来仍要腾达,故有“富贵衣”之名。 如《棒打薄情郎》中的莫稽、《连升店》中的王明芳等。武小生大多扮演年青英武的人物,表演着重武功,也兼重唱功、念白和做功。从武打功夫上看,武小生与武生差不多,但是唱与念全用小生方法。如《八大锤》中的陆文龙、《借赵云》中的赵云、《石秀探庄》中的石秀等。   3.武生 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为戏中的武打角色。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俗称“墩子武生”、“撇子武生”,“墩子”是指穿厚底靴子,“撇子”是指穿薄底靴子。长靠武生扎大靠,武打、工架并重,如《长坂坡》中的赵云、《战冀州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