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护理查房PPT
一例关于大动脉转位的护理查房
大动脉转位定义:
大动脉转位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对调位置,而左右心房心室的位置,以及心房与心室的关系都不变。
疾病简介: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0.2‰~0.3%约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5%~7%,居紫绀型先心病的第二位,男女患病之比为2~4:1。
患有糖尿病母体的发病率较正常母体高达11.4倍,妊娠初期使用过激素及抗惊厥药物的孕妇发病率较高。
糖尿病母体:正常母体=11.4 : 1
病理解剖:
指主动脉和肺动脉对调位置,主动脉瓣不像正常在肺动脉瓣的右后而在右前,接右心室;而肺动脉瓣在主动脉瓣的左后,接左心室 。
形态分型:
一、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并室间隔完整
青紫、缺氧严重。
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
青紫减轻、但肺血增多、易心力衰竭。
三、完全性的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狭窄
根据并存的心脏血管畸形
形态分型
I型 室间隔完整但伴有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可能有动脉导管未闭),约占50%左右。
Ⅱ型 伴室间隔缺损(可能有卵圆孔未闭或动脉导管未闭),约占25%。
Ⅲ型 伴肺动脉狭窄及/或室间隔缺损(可能有卵圆孔未闭或动脉导管未闭),约占10%。
Ⅳ型 伴室间隔缺损及肺血管阻塞性病变或其他畸形,约占15%。
临床表现
以呼吸困难、紫绀、进行性心脏扩大和早期出现心力衰竭为主。
因病变类型不同,肺充血程度和体肺循环血液分流量多寡不同,症状及其出现时间也不同。
临床表现
Ⅰ型 婴儿出生时或数日内即出现缺氧、紫绀、气急、酸中毒和心力衰竭,可听到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常在出后数日内死于严重低氧血症。
Ⅱ型 出现症状较迟,在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出现气急、紫绀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室间隔缺损巨大者体肺循环分流量多,心脏扩大,肝脏肿大,在胸骨左下缘常有粗糙的全收缩期或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Ⅲ型 并有肺动脉瓣、瓣环或瓣下狭窄者肺血流量减少,肺高压和肺血管阻塞性病变延迟发生,出现症状较晚,临床表现与法乐四联症相似,有紫绀、缺氧和酸中毒,但心力衰竭少见。
Ⅳ型 一般在1岁以后因肺动脉高压出现肺血管阻塞性病变,呈现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和进行性紫绀,除有收缩期杂音外,肺动脉瓣第2音常亢进。
辅助检查
胸片检查:
CT: ①确定形态学心室;
②确定房事连接;
③判断大动脉的位置及起源;
④观察合并畸形。
MR:①确定两大动脉与左右心室的连接关系异常错位。
②明确房室位置及连接关系。
③判断两大动脉的空间位置关系。
治疗措施
(一)内科治疗
新生儿一旦确诊,立即应用前列腺素E1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0.1ug/(kg·min)若见效果,可维持24小时或数日保持动脉导管开放,血氧饱和度升高,紫绀减轻,另外控制心力衰竭,纠正缺氧、酸中毒,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治疗措施
(二)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
(1)生后即有严重紫绀、心力衰竭、不能耐受纠治性手术时,可急诊行气囊导管撑裂房隔术。如果手术失败,紫绀不减轻,血氧饱和度提高不满意和心力衰竭仍不能控制,可施行部分房间隔切除术。
(2)伴室间隔缺损的大动脉错位,内科治疗不能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应在生后1~2日施行肺动脉环扎术。
(3)大动脉错位伴肺动脉狭窄,施行体肺动脉分流术。
(4)生存的病孩在6月~1岁,则可施行纠治术。
并发症及预后
1.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常见合并ASD、VSD、右心室流出道狭窄、PDA、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左心室发育不良、冠状动脉起源及走行异常等畸形。
①未经手术的常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及肺部感染、缺氧、脑出血,以及红细胞增多而引起脑栓塞。
②手术后常见原因为心力衰竭,低排量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2.预后: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若不伴室间隔缺损,预后不良,约80~90%病例死于1岁内。未经手术约45%死于1个月内,69%死于3个月内,75%死于8个月内,80%死于1岁内。
近几年我国由于婴幼儿心脏外科的开展,小儿心内科重视对大动脉错位的诊断和治疗,已使婴儿生后的存活率增高,为心脏外科施行根治术创造了条件。
护理措施
1呼吸道护理
(1)呼吸机持续辅助呼吸。给予容控(V.C)呼吸模式,呼吸比为1∶1.5 通气量为0.3L/kg,并根据动脉血气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充分湿化气道,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定时床旁拍片了解气管插管位置、心脏及肺的情况,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拍片搬动患儿时确定插管深度,防止脱出。如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应减少吸痰的时间及次数;
护理措施
1呼吸道护理
(2)吸痰:术后应按需进行气管内吸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妊娠期糖尿病指南PPT.ppt
- 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PPT.ppt
-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PPT.ppt
-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新PPT.ppt
-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pptPPT.ppt
-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PPT.ppt
- 妊娠期贫血PPT.pptx
- 妊娠期高血压孕期管理与治疗PPT.ppt
- 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心衰PPT.ppt
- 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PPT.ppt
- 2025年德语TestDaF考试模拟试卷:德语TestDaF考试阅读与写作专项试题.docx
- 2025年徐州卷烟厂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docx
- 神经系统疾病案例分析.pptx
- 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培训体系论文.docx
- 2025年徐州卷烟厂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学生专用.docx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规案例分析题重点难点解析与模拟试题试卷.docx
- 2025年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应急处理考试试题.docx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育资源整合试卷及答案详析.docx
- 2025年高压电工考试题库:高压试验技术操作安全操作规范试题.docx
- 中医药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