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案三一起来打造四分溪的生态宝库吧-久如社区发展协会
教案三:一起來打造四分溪的生態寶庫吧
教案主題 認識在地好生機-四分溪周邊生態復育的故事 核心知識 水資源的永續使用/水污染對環境及生態造成的危害/四分溪的生態復元情形回顧與探索 實施方法 實地體驗-四分溪微溯溪體驗(搭配淨溪活動)、水質檢測、生態探勘
四分溪封溪護魚的影片介紹-視覺/聽覺
環境生態知識競賽-環境生態小博士趣味比賽
四分溪周邊生態物種導覽、四分溪上中下游的河川生態與河川工法
四分溪大家談-以公民論壇形式,討論都市社區如何與河川之間營造共生共好的互惠生活 實施場域 四分溪環境教育場域-研究院路2段208號、206號
研究院路4段四分溪畔沿線(著重於4段99-105號周邊約1.5公里的小學堂規劃區段) 活動時間 約3.5小時 環境教育理念 讓社區民眾以及外地的參與民眾可以了解久如社區推動四分溪污染抗爭以及申請封溪護魚的過程及故事,以體會環境生態永續維護的不易。
透過實地體驗方式,導引活動參與者能夠具體重視河川汙染以及水資源的保育意識,了解水資源的匱乏及汙染對於民眾生活與健康品質的威脅。
認識四分溪與南港山系周邊經過多年保育後的珍貴生態樣貌,以動植物以及地景地貌甚至是水文地理的介紹及觀察,體會人與大自然互存共榮的價值,就社區當地的民眾而言,更能激發其維護居住環境生態的具體行動。 教案運作方式 引導思考(約20分鐘)-由活動帶領者先透過活動據點所擺放的大型航照圖以及四分溪水文流域圖,介紹南港四分溪的相關資訊以及地理流域,接著播放久如社區推動封溪護魚工作的影片 (公視-我們的島第813集 伴魚-南港四分溪封溪護魚,約6分鐘),引導活動參與者了解四分溪與九如里居民之間的互動故事,進而引導思考並分享以下的問題:
鄰近社區住宅的河川汙染對於居民以及周邊環境的生態可能會造成那些傷害?河川可以和社區民眾之間產生哪些正向的體驗互動?
推動封溪護魚對於生態環境的維護會有哪些正向的影響?
如何確認並知道封溪護魚之後的成效?而協會推動封溪護魚七年下來,又產生了哪些具體的成效?
實地走訪與趣味PK競賽-實地前往由協會認養的四分溪麗山公園,依據參訪團體(或社區民眾)的重點及興趣,可分成以下的2條路線:(約60分鐘)
親溪淨溪水路線-此路線參與者需穿著青蛙裝下水,在導覽志工的帶領下,從親水河畔步道下水,可同時攜帶望遠鏡/蝦籠以及水質檢測的簡易工具,或搭配淨溪活動辦理。此一路線可能觀察到的生物包括馬口魚、毛蟹、圓軸蟹、豆娘、溪哥、紅貓等珍貴魚種。
山林生態之旅路線-主要是觀察四分溪沿岸周邊以及親山步道四周的動植物生態,在社區導覽志工的帶領下,可觀察到的動植物包括穿山甲、紅星斑蛺蝶、夜鷺、網司蝶、蜜花苧麻、茶花、華八仙、紫薇、食茱萸等。
四分溪生態博士趣味PK賽-協會將會在四分溪畔的步道上設置有超過80張四分溪珍貴動植物的大型照片,以繩索將這些照片串成一條可長達200分工的生態照片廊道,每張照片底下將黏貼有空白紙條,參訪民眾可分成水下組2組與陸上組2組,將剛才實地體驗過所認識到的生物進行配對,在5分鐘之內回答最多且答案正確的組別成員,將可獲贈本會所製作的環保小禮物(手工皂/小盆景/葉拓手帕/自製香草茶包等),為求競賽公平性,每一組的組員至少都必須輪流指認生物1-2次,同一人出來指認者將失去競賽資格。
回顧與省思(30分鐘)-回到活動據點之後,帶領者續針對以下的議題進行團體討論:
都市社區如何與河川之間營造共生共好的互惠生活(親水空間與環境教育互動氛圍的營造)
河川整治生態工法介紹-半重力式結構護岸、三面光、廢礦渣地植生維護
(4)水質簡易檢測教室(45分鐘)-針對水質的品質進行簡易的檢測
a.拈花惹草檢測法-利用富含花青素的花朵(例如:翠蘆莉、
紫野牡丹)或葉片(例如:紫葉酢醬草葉),直接於白紙上
搓揉,即可用來檢測河川水質是否偏酸或偏鹼。
b. 底棲生物觀察法-翻開溪流底下的石頭,觀察底棲生物判斷河川水質狀況(未稍受污染水域出現的底棲生物種類:扁蜉蝣、長鬚石蠶及錐螺等)。
c.溪流魚類觀察法:現場觀察溪中魚類判斷河川水質狀況。(輕度污染水域出現的魚類:臺灣馬口魚、臺灣石賓及溪哥)
d.簡易檢測藥包:利用簡易檢測藥包判斷河川水質溶氧、酸
鹼質、溫度及濁度。
e.可攜式探測儀:具可攜性操作方便,可於現場即時監測,
做出立即研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