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剧变与学术教育的发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代剧变与学术教育的发达

第二章 三代的興衰與文化 第二節 時代劇變與學術教育的發達 東周的分期 東周:周平王元年~周赧王59年(771BC~256BC) 春秋時代: 1.因春秋一書得名 2.周平王49年~周敬王39年(魯隱公元年~魯哀公14 年)(722BC~481BC) 戰國時代: 1.因戰國策得名 2.以資治通鑑的開始年代:周威烈王23年(三家分 晉)起至秦滅六國,完成統一止(403BC~221BC) 東周簡史 春秋戰國演變圖 春秋戰國的劇變 一、東周定義: ? 1.平王東遷雒邑,史稱東周 ? 2.又稱春秋戰國時代 二、變化: ? 1.天子地位低落 ? 2.禮樂制度崩毀 ? 3.宗法制度敗壞 春秋時代與戰國時代的比較 春秋時代的現象 一、封建國家:稱為「諸夏」 二、諸夏文化: ? 1.與戎狄不同 ? 2.面臨危機:諸夏內亂,戎狄趁機入侵,面臨文化淪喪之危機 三、出現霸者:起而代周天子維持封建秩序 ? 1.第一位霸者:齊桓公,以管仲為相,提出「尊王攘夷」口號 ? 2.春秋五霸:做到「尊王攘夷」者,僅有齊桓公、晉文公 ? 3.重要性:是維持國際秩序的穩定力量 春秋霸業簡表 春秋形勢圖 戰國時代政治上封建體制逐步瓦解 一、封建瓦解之實例: 1.三家分晉:周威列王二十三年(403B.C.), 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 2.田氏篡齊 二、結果: 1.霸者式微:齊、晉二國無力維持國際秩序 2.各國力行變法:紛紛走上軍國主義,以求富 強 戰國七雄形勢圖 春秋戰國時代的比較 春秋戰國時代的變動 一、政治上:封建制度瓦解 二、經濟社會:出現變革 ? 1.背景:隨著政治上封建的逐漸崩解,當時的社會經濟也出現重大的變革 ? 2.變革: ? ? ?貴族沒落平民崛起 ?遊士與處士的出現 ?土地私有制度的形成 ?農工商業的發達 春秋戰國時代— 貴族沒落、平民崛起 一、原因: ? 1.世官世祿制有限:封建制度下,貴族人數不斷增加,世官世祿制難以維持,部分貴族勢必淪為平民 ? 2.用人唯才:國軍為求本國競爭力,求賢為才,具有才智的平民成為國軍網羅的對象 二、結果:開啟「布衣卿相」之局 春秋戰國時代—游士與處士的出現 一、原因:西周時代,士是受過文武合一教育的基層貴族。封建制度崩解後,士多流落民間 二、遊士:憑著知識遊走各國之間求取仕祿 三、處士:不肯出仕,淡泊名利,隱匿社會基層與市井之間 四、情況:戰國時代尤為普遍 春秋戰國時代— 土地私有制度的形成 一、封建制度之下:土地為貴族所有 二、春秋晚期以來的現象: ? 1.貴族沒落,土地私有制度出現 ? 2.賜田:國軍賞賜土地予有功戰士 ? 3.土地自由買賣 三、戰國時代的現象: ? 1.新興的豪族富商購買土地的情形更為普遍 ? 2.商鞅變法:准許田地自由買賣 春秋戰國時代—農工商業的發達 一、農業方面: ? 1.鐵製農具的使用? 2.牛耕技術的推廣 ? 3.水利工程的發展? 4.農業知識的進步 二、手工業方面:冶鐵、煮鹽及紡織業進步 三、商業方面: ? 1.各地物資交流,水陸運輸量大 ? 2.出現大城市:如齊的臨淄、趙的邯鄲、含的宜陽、秦的咸陽 ? 3.著名大商人:春秋的子貢、戰國的呂不韋 春秋戰國時代經濟水利圖 先秦教育普及、學術發達的背景 一、士以知識技能謀生:春秋戰國時代隨著宗法、封建的逐漸解體,許多落魄的貴族,尤其是士階層,淪落至民間以傳授知識謀生 二、官府藏書:流至民間 三、國君求才若渴:布衣可為卿相 四、私人講學之風大盛:官學漸廢,學術不再被貴族壟斷 五、書寫工具的進步:促進學術思想文化的傳播 九流十家 一、由來: ? 1.《漢書?藝文志》記載:九流十家均出於「王官」,及西周王朝所設的官職 ? 2.東周時代禮樂崩毀,為解決時代劇變產生的問題而出現不同的學說派別 二、九流十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農家、雜家合稱為「九流」 ,加上小說家為「十家」 三、影響較大者:儒、墨、道、法、陰陽、名等六家 儒家 一、中心思想: ? 1.「仁」與「性善」 ? 2.強調「禮治」與「人治」 二、理想: 撥亂世反之正,以恢復西周時期的禮治社會 三、影響: ? 1.在春秋戰國政治上緩不濟急 ? 2.成為日後中國學術思想的主流 儒家代表人物及主張 一、至聖先師—孔子: ? 1.政治主張:「正名」、「立信」、 「德治」 ? 2.教育主張:「有教無類」 二、亞聖—孟子: ? 1.人性論:「性善」,強調「義利之辨」 ? 2.政治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三、荀子: ? 1.人性論:「性惡」 ? 2.強調以「禮」約束行為 墨 家 一、代表人物:墨子 二、主張: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