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254一 江苏农业科学 2013年第41卷第2期
粱引库,吴三桥,李新生.硫酸酯化黄精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2):254—256
硫酸酯化黄精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梁引库,吴三桥,李新生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陕西汉中723001)
摘要:本研究利用Fenton法、邻苯三酚 自氧化法和磷钼络合物法分别研究了硫酸酯化黄精多糖和黄精多糖对羟
基 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硫酸酯化黄精多糖和黄精多糖都具有较好的抗
氧化活性 ,在一定范围内,随硫酸酯化黄精多糖和黄精多糖浓度的提高,对羟基 自由基的清除、对超氧阴离子 自由基的
抑制和总抗氧化活性也逐渐增高;硫酸酯化黄精多糖和黄精多糖对羟基 自由基 的清除率最高可分别达74.6%和
92.1%;对超氧阴离子 自由基的抑制率最高可分别达86.7%和80%。
关键词:硫酸酯化黄精多糖;黄精多糖;抗氧化活性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02—0254—03
多糖类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高等植物、微生物以及动物 某一羟基被硫酸基取代而形成的一类多功能生理活性物质,
等生物有机体内,不仅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和能源物质,更是具 是水溶性的、含硫酸基的杂多糖。硫酸化多糖的药理活性与
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 它们的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包括硫酸根取代度、分子量和糖链
活性物质,多糖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防老、防衰、防 分支。
癌、抗癌等作用 ,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到 目前为止,虽 黄精,别名老虎姜、鸡头参、玉竹,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
然只有云芝多糖、猪苓多糖、香菇多糖、茯苓多糖等少数应用 (PolygonatumkingianumCoil.etHems1.)、黄精 (Polygonatum
于临床,但它们在抗肿瘤、抗凝血、调血脂、抗衰老、抗病毒等 sibiricumRed.)或多花黄精 (PolygonatumcyrtonemaHua.)的
治疗方面以及食品方面已经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通 干燥根茎。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黄精的主要活性成分
过化学改造能使这些多糖的毒性更低,活性更高。含硫多糖 是黄精多糖 (Polygonatumsibiricumpolysaccharides,PSP)。黄
如硫酸软骨素、肝素等,还具有抗凝血、抗病毒等其他生物功 精多糖具有调脂、抑制动物动脉粥样硬化 。、降低肾上腺素
能 。所以,为了提高多糖原有的活性或增加新活性,通过 诱发的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值 J、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高
合适的方法对多糖的结构进行修饰是必要的。硫酸酯化多糖 寿命 、抗贫血等作用 ,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本
(SIS)是指含硫酸基团的天然及半合成的酸性多糖,是从各 研究通过对硫酸酯化黄精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和清除自由
种原料中提取分离出来的糖复合物,多糖大分子链中单糖的 基性能的试验分析,初步探讨硫酸酯化黄精多糖的药理作用,
为黄精多糖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收稿 日期:2012—07—07
1 材料与仪器
基金项 目:陕西省科技厅陕南突破发展项 目(编号 :08SNTFZX—
HZ01—3)。 1.1 供试材料
作者简介:梁弓I库(198O一),男,陕西武功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天 黄精多糖,由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中试实
然产物开发利用研究。E—mail163.cor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