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作面轨道设计方案安全措施
综掘工作面轨道设计方案
一、轨道铺设及绞车安装设备
轨道铺设、绞车安装及防跑车设施全部由安装负责,队长负全部安全和质量责任。
1、轨道铺设:轨距为600mm,11盘区轨道巷与轨道巷顺槽交叉点安装曲率半径6米、24Kg/m的标准道岔一套,工作面轨道巷顺槽口设置一车场安装曲率半径6米、24Kg/m的标准道岔,用标准枕木、4个道钉及卡棍加固,道尖处里一外二道钉,枕木间距不得大于0.8m,枕木底用石子等垫实垫平。
2、防跑车设施安装:4#轨道下山与轨道巷顺槽口交叉处设置一爬轨式阻车器,在轨道车场前后各设置一个爬轨式阻车器及捞车器,外设一挡车门。回风巷道内的“一坡三挡”防跑车设施必须齐全,按照规程要求进行设置。
3、工作面绞车选型设计
绞车号为JD-1.6,工作支架的重量为11940kg,钢丝绳的长度为300米,工作面坡度为4°,钢丝绳直径为18.5,平板车的重量为1500kg。摩擦系数为f1=0.01,滚动摩擦系数f2=0.2,
根据公式=Mg*(sina+f1cosa)+q1g(sinb+f2cosb)
=11940*10*(0.07+0.01*0.99)+1.1215*300*10*(0.07+0.2*0.99
=10.44KN(故选绞车的牵引力大于10.44KN)
钢丝绳安全系数=钢丝绳的破断力/钢丝绳的最大拉力KN)
Ma=6*10.44
=62.64(故钢丝绳的直径为18.5)
绞车型号JD-1,运载重量为3000kg,钢丝绳的长度为300,平板车的重量为1.5T,
工作面最大坡度为4°摩擦系数f1=0.01,滚动摩擦系数f2=0.2,钢丝绳直径为12.5每米的重量为0.553kg。
根据公式=Mg*(sina+f1cosa)+q1g(sinb+f2cosb)
=3000*10*(0.12+0.01*0.99)+0.553*300*(0.12+0.99*0.2)
=5.42KN(故选绞车的牵引力大于4.42KN)
钢丝绳安全系数=钢丝绳的破断力/钢丝绳的最大拉力KN)
Ma=6*5.42
=32.52(故钢丝绳的直径为12.5)
4、绞车安装
1、绞车安装地点应设置硐室,硐室应同时满足设备摆放、检修和绞车安全操作的要求。内齿轮绞车安装在轨道一侧时,距轨道上午安全距离不得小于0.4m,控制开关不得摆放于绞车运行方向前方,距轨道安全距离不小于0.7m,并满足开关检修要求。
2、25KW安装必须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要求绞车稳固、牢靠,满足提升安装要求。25KW绞车应采用混凝土基础固定。
3、钢丝绳在绞车滚筒上的固定要用压板压牢。钢丝绳的总长度在正常工作,卷筒上至少要保留6圈余绳,绳孔不得有脱利的边缘,钢丝绳的弯曲不得形成脱角。长度不得超过绞车名牌规定最大容绳量,绳径与绞车名牌规定钢丝绳直径相适应。滚筒边缘的高度高出最外一层钢丝绳的高度为所用钢丝绳直径的25.倍以上,严禁采用加高滚筒边缘的做法增加容绳量。严禁钢丝绳有打结、挤压、扭绕、变形、锈蚀等现象。
4、绞车的司机侧应装有不小于2mm厚合格的金属护身挡板。
铺轨标准及安全技术措施
铺设轨道的质量标准
轨道铺设必须按照永久轨道的标准进行铺设。
铺设轨道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轨道中心线铺设。
轨道采用不小于24kg/m钢轨,轨道扣件齐全、牢固并与轨道相符。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不应有硬弯。轨道间距:600mm,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偏差为-2mm~+5mm.
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轨道枕木间距:800mm,轨枕间距偏差:-50mm~+50mm,轨枕埋入底板深度为枕厚的2/3。枕木必须与轨道固定牢靠,且垂直于轨道。
道木必须垫平、捣实,严禁出现枕木悬空的轨道。
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不得有杂拌道。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
轨道铺设平整、牢固,石子垫实。
轨道上平面距巷道顶板最低处不低于2500mm.
铺设轨道的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将施工地点的杂物、浮煤、淤泥和积水清理干净。
铺设轨道时,将巷道高度低于设计高度的地段或距离短、起伏大的小坡起底找平,然后方可铺道。
在各转载摘挂钩地点前后10米范围内及110404回风巷错车场段铺道时,必须将巷道底板找平,将此段巷道轨道铺平,确保停车平稳。
在施工过程中,巷道内的阻车器、地滚轮、捞车器等必须随轨道铺设进度同时安装,并投放正常使用。
施工时,低洼处必须用道碴垫平、垫实,然后方可铺道,确保轨道铺设质量。
施工时, 一边铺设轨道、一边安装绞车, “一坡三挡”装置、绞车及其信号等必须完好,符合使用标准。
铺设曲线轨道,必须从曲线的一端向另一端进行,不应在缓和曲线的起点设有接头。曲线段竖曲线的半径必须符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