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学科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方法.docVIP

浅谈历史学科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方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历史学科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方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历史学科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方法 史春晶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六中学 138000 摘 要: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通过鲜明的史实,从情感上感染与警示当代的青少年。那么如何实现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呢?这是值得每位历史教师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历史 德育 渗透 方法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其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著名史学家、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说:“历史课应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清朝末期也有人提出lsquo;亡国者,必先亡其史rsquo;,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而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社会安逸的温床里,对于历史的认识,对于祖国明天、自身的责任,都有些迷茫或者漠不关心,心灵似乎已经沉睡,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笔者将从历史课堂教学中简略地阐述在历史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要认清历史德育的紧迫性。前一时期,曾发生过某演员将类似日本军旗图案的衣料充作广告时装的事件,无独有偶,一些商店为了揽客,竟然也将“清朝兵勇”、“印度巡捕”等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当作牟利手段来张扬。此外,社会上还存在着其他与史实相左、背离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现象。“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历史德育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我们的学校教育成果评估标准,目前仍未完全摆脱看重“主课”成绩而忽视学科德育渗透的束缚,人为地制约了德育效果。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尽快改观,那么“忘祖数典”的现象还可能不断发生,道德失衡的悲剧还将会继续上演,这对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显然有着严重的消蚀作用。因此,我们的道德纠偏确已到了关键地步。《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这也为进一步从历史教育中提升德育功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教材内容不同,构成的课堂类型和教学方法地不同,其德育渗透是通过教材、教法及教师的情感诸因素实现的。 一、教材内容的感染 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如教材对林祥谦英勇就义的描写:“敌人用刀砍他,让他下令复工,他视死如归。没有总工会的命令,工是不能复的。”林祥谦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受到了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精神。教师应结合青少年思想活跃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心。 二、教学方法的再现 不同类型的素材,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直观教学,即通过教具的使用,可以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人物、壮阔的历史场面再现出来,因而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方法。我们说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如果把地动仪、水排、筒车、长城、秦俑的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会使学生产生多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啊!我们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如果拿出实证,将圆明园烧毁前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会受到多么深刻的教育!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就会油然而起么!所以使用直观教具可以演示历史最壮观的场面,可以表现英雄人物的业绩,可以表现优良传统。所以教具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教材,一件教具的使用,往往就是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三、教师情感的熏陶 情感教学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方法,可通过教学引起兴趣,燃起热情,激起联想,强调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和谐关系,建立最佳教学情境等。教师应注意发掘历史知识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情感素材,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情感色彩强烈的气氛中,师生产生共鸣。如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文中的黄海海战时,教师感情充沛地说:致远舰在激烈的海战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最后不幸中鱼雷,全舰250多人壮烈牺牲。就在即将沉没的时候,随从扔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救他,可是他因全舰俱没,义不独生,摇手拒绝。这时他所养的名叫“太阳犬”的爱犬游到面前,叨住他的臂膊,不使其下沉。邓世昌毅然用手揽住爱犬,一同沉没在祖国的黄海波涛之中。就这样,教师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听了深受感动,不禁泪下。师生同仇敌忾,共同声讨日帝的侵略,进而产生了振兴中华、富强国家的决心。 总之,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人们可以用历史借鉴现实,也可以用现实反思历史。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德育的主体是广大的学生,以单纯的道德理论对学生进行说教,缺乏饱满的情感,显得苍白无力,不能达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目标。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