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PPT
婴幼儿耳的特点: 1.耳廓易生冻疮 皮下组织非常少,血液循环较差。 2.外耳道易生疖 疖的症状:局部出现充血硬块,化脓、红肿、疼痛。 眼泪、脏水流入外耳道,或掏耳屎损伤外耳道。 3.易患中耳炎 婴幼儿咽鼓管比较短,管腔宽,位置平直,鼻咽部的细菌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4.对噪声敏感 60分贝,影响睡眠和休息。80分贝以上,睡眠不足、烦躁不安、消化不良,出现迟钝。 保育: 1.冬天注意头部保暖,预防耳朵生冻疮。 2.洗头时,防止污水进入外耳道。 3.禁止用锐利的工具为幼儿挖耳朵 碰伤外耳道的皮肤,易生疖长疮。会戳破鼓膜,造成耳聋。 4.教会正确的擤鼻涕 5.防噪音污染,保护听力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人体内的“化学信使” (一)内分泌系统 是人体内的调节系统,它是通过分泌 一种特殊的物质——激素来实现的。 (二)激素: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由内分泌腺和位于下丘脑、肾脏、睾丸等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分泌出来的,通过血液运输到所作用的器官或组织,调节其生理功能。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胸腺、松果体、性腺等。 甲状腺:是人体中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两侧。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素,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调节新陈代谢、兴奋神经系统、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垂体:内分泌之王,分泌生长激素。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过度生长,成为“巨人症”。 胸腺:胸腺既是一个淋巴器官,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胸腺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 松果体:抑制性成熟。 一、甲状腺 :甲状腺→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 作用 分泌异常 促进新陈代谢 促进生长发育 保证脑细胞的增殖 过多— 甲亢 过少 幼年:呆小症 成年:甲减 二、垂体 生长素 作用:加快组织生长的速度 (尤其对骨骼)。 分泌异常 幼年 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不足:侏儒症 过多:巨人症 患者一 这些人患了: 病因是: 侏儒症 幼年时期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患者二 此人患了 病因是 巨人症 幼年时期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呆小症 患者三 这是一个 的患者. 病因是 幼年时期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年龄18岁,身高0.83米,智力低下. 资料下载 阳鸣村,位于四川资中县,几十年下来,全村男女几乎一个身段——80厘米左右,有的竟然只有40多厘米高。此一个村子的矮子之集中堪称“世界之最”。 曾金莲,1964年出生在湖南沅江县,出生后4个月开始不正常生长,不到四岁时,身高已有1.56米,当她13岁时,身高2.17米,16岁时达2.40米,她手长31厘米,足穿60码的大鞋,每餐要吃1.5—2斤大米。在她1982年死时身高已有2.47米。 二、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 问题:“小孩子长个儿是在夜间”,请解释这一现象。 (一)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旺盛 脑下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夜间入睡后,生长激素大量分泌。所以,夜间睡眠时间不够,睡眠不安,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影响身高的增长。 (二)缺碘影响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是关系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内分泌腺。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缺碘的最大威胁是影响智力发育,造成智力低下,听力下降、言语障碍、生长受阻等残疾。 保育: (一)组织好幼儿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得踏实。 (二)合理使用加碘食盐。 2.肺 肺位于胸腔内,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液里的废气(二氧化碳)被呼出,吸入的氧气进入肺泡,再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呼吸运动:胸腔有节律地扩大与缩小,呼吸的快慢与年龄和活动强度有关。 (2)下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 第二道防线(黏膜上皮细胞具有纤毛,灰尘、微生物经纤毛运动扫到咽部,吐出来是痰) 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一)呼吸频率快 幼儿的胸腔狭窄,呼吸肌发育差,肺活量小,但代谢旺盛,机体需氧量多,所以只能以加快呼吸的频率来代偿。年龄越小呼吸越快。若空气混浊,很易缺氧。 (二)声带不够坚韧 如果经常喊叫不注意保护,易充血、肿胀变厚,造成声音嘶哑 (三)鼻咽部的细菌易侵入中耳 鼻咽部通向中耳的管道叫“咽鼓管”,也叫“耳咽管”。婴幼儿的既短又宽,擤鼻涕时太用力,容易把鼻腔的细菌挤到中耳,引起中耳炎。 (一)多组织户外活动 1、户外空气新鲜,含氧量高,尽量多让幼儿在户外活动,呼吸充足的新鲜空气 2、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 (二)幼儿的声带要保护 幼儿的声带还不够坚韧。 1、不大声哭喊或扯着嗓子唱歌; 2、不唱成人歌曲; 3、唱歌的场所空气要新鲜,避免尘土飞扬; 4、冬天不要顶着寒风喊叫、唱歌; 5、夏天玩得很热时不要马上吃冷食; 6、得了伤风感冒,要多喝水、少说话。 (三)擤鼻涕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