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胆囊炎的护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胆囊炎的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胆囊炎的护理 刘清颖 塔河县人民医院 165200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对胆囊炎患者的护理工作。结论:对于胆囊炎患者的护理要多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   关键字:胆囊炎、护理   胆囊炎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好发于女性,尤其以肥胖者多见,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按其病程可分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炎症局限于胆囊黏膜,囊壁充血水肿;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炎症侵及胆囊壁全层,浆膜面有纤维性和脓性渗出,胆囊内积脓;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炎症发展,胆囊内压力增加,压迫胆囊壁,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缺血、坏死,此期容易发生胆囊穿孔,导致胆汁性腹膜炎。慢性胆囊炎:胆囊壁反复炎症,纤维组织增生,黏膜萎缩,囊壁增厚,胆囊浓缩和排出胆汁的功能下降。胆囊炎症患者中90%-95%合并胆囊结??。   1.胆囊炎的分类   1.1.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急性胆囊炎会引起右上腹疼痛,一开始疼痛与胆绞痛非常相似。但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其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作呼吸和改变体位常常能使疼痛加重,因此病人多喜欢向右侧静卧,以减轻腹疼。 1.2.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病人一般同时有胆结石,但无结石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在中国也不少见。慢性胆囊炎有时可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但大多数病人过去并没有患过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长期发炎,胆囊壁会发生纤维增厚,疤痕收缩,造成胆囊萎缩,囊腔可完全闭合,导致胆囊功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功能。 1.3.慢性胆囊炎症状 1.3.1. 结石一时性阻塞胆囊管,引起胆绞痛的发作,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疼痛可牵涉到背部或右肩胛骨处,可伴恶心和呕吐。 1.3.2. 常有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胃灼热、嗳气、吞酸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进食油煎或多脂的食物往往会使这些症状加剧。   2.发病原因   2.1.病因   2.1.1. 免疫力低下造成胆道感染:胆道感染可引起胆囊发炎。 2.1.2. 情绪失调:可导致胆汁的排泄受阻引发胆囊炎。 2.1.3. 饮食:日常饮食要有节制,切忌暴饮暴食。少吃高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并注意饮食卫生。 2.1.4. 肠道寄生虫病:比如蛔虫钻入胆道可引起胆道发炎。其残体和卵可成为结石的“核心”。 2.2.病理变化 根据胆囊感染、梗阻程度和病程的不同阶段,可分为两种。 2.2.1.急性胆囊炎病理变化 2.2.1.1. 单纯性胆囊炎可见胆囊壁充血,粘膜水肿,上皮脱落,白细胞浸润,胆囊与周围并无粘连,解剖关系清楚,易于手术操作。属炎症早期,可吸收痊愈。 2.2.1.2. 化脓性胆囊炎胆囊明显肿大、充血水肿、肥厚,表面可附有纤维素性脓性分泌物,炎症已波及胆囊各层,多量中性多核细胞浸润,有片状出血灶,粘膜发生溃疡,胆囊腔内充满脓液,并可随胆汁流入胆总管,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造成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此时胆囊与周围粘连严重,解剖关系不清,手术难度较大,出血亦多。 2.2.1.3. 坏疽性胆囊炎胆囊过分肿大,导致胆囊血运障碍,胆囊壁有散在出血、灶性坏死,小脓肿形成,或全层坏死,呈坏疽改变。 2.2.1.4. 胆囊穿孔在(3)的基础上,胆囊底或颈部出现穿孔,常在发病后三天发生,其发生率约6~12%,穿孔后可形成弥漫性腹膜炎、膈下感染、内或外胆瘘、肝脓肿等,但多被大网膜及周围脏器包裹,形成胆囊周围脓肿,呈现局限性腹膜炎征象。此时手术甚为困难,不得不行胆囊造瘘术。 2.2.2.慢性胆囊炎病理变化 常由急性胆囊炎发展而来,或起病即是慢性过程。 经多次发作、或长期慢性炎症,粘膜遭到破坏,呈息肉样改变,胆囊壁增厚,纤维化、慢性炎细胞浸润、肌纤维萎缩、胆囊功能丧失,严重者胆囊萎缩变小,胆囊腔缩小、或充满结石,形成所谓萎缩性胆囊炎。常与周围组织器官致密粘连,病程长者90%的病例含有结石。若胆囊颈(管)为结石或炎性粘连压迫引起梗阻,胆汁持久潴留,胆汁原有的胆色素被吸收,代之以胆囊所分泌的粘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称为“白胆汁”,胆囊胀大称为胆囊积液。 3.护理措施 3.1. 减轻焦虑 评估焦虑的程度,确定焦虑的原因,护士主动、热情介绍病室环境、主管医生与护士、同室的病友,与其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病人的情况,了解其焦虑的原因,予以同情和安慰。针对引起焦虑的因素,有的放矢地干预,如详细、准确地向病人解释疾病的过程、治疗方案、手术和麻醉的方式、手术的预后情况,以消除病人对这些问题的焦虑和压力。   3.2. 减轻疼痛与促进舒适 评估疼痛的放松、性质、持续时间、有无放射痛及其诱因,观察腹部体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疼痛及腹部情况的变化。如果疼痛持续并发阵发性加剧、腹膜刺激征明显、体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