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
潘瑾(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 201601)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016-01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取代了以往分散式管理,成为了无菌物品和手术器械重要的生产基地,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核心部门。我院从去年成立了消毒供应中心,并且落实了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模式。手术室所有普通器械、贵重器械、精密器械都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清洗、消毒、灭菌。专业化的技术保障了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并为临床一线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服务。同时工作量及强度的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病原微生物集中、器械的接收分类包装易形成锐器伤、接触各类消毒剂清洁剂等有毒性物质,这些工作特性决定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将面临职业危害的挑战。因此,只有做好相关防护措施才会使我们免受其害。
1.概念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工作场所及工作活动中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1]
2.职业危害分类
2.1 物理危害:消毒供应中心手工操作转向机械化操作,清洗机、干燥柜、灭菌器的同时运行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其中单一个高压灭菌锅在抽真空时噪音强度达到90db-98db,超过我国对工业区标准的极限55db-60db[2],长期暴露噪音污染中易引起听力下降、烦躁、内分泌紊乱;制作纱布棉球、折叠敷料时造成粉尘吸入;手工清洗器械或用水枪冲洗管腔类器械时未在水面下操作引起污水溅起、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时未加盖等均可形成气溶胶;清洗消毒后器械卸载、灭菌后物品卸载、取出干燥柜内器械时未使用防烫手套导致高温烫伤工作人员;消毒供应中心大量仪器设备使用,缺少专人负者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运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地面潮湿、电器绝缘状况未落实,容易形成漏电形成电击伤。
2.2 化学危害:含氯消毒剂氯气挥发味道刺鼻,长时间刺激呼吸道粘膜可引起呼吸道病变;清洗剂及除锈剂原液对皮肤有较强刺激腐蚀作用;过氧化氢灭菌剂未经过彻底分解而残留在包裹外面及器械上医务人员皮肤接触有刺激作用,吸入过氧化氢雾使肺、咽喉严重刺激、直接接触眼睛可造成组织损伤。
2.3 生物危害:针刺伤是血液性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医务人员患血液性疾病80-90%是针刺伤所致[3],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针刺伤常见于回收、分类、初洗、检查时,含病毒高的血液与体液依次是: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护士在污物区意味着暴露在高危环境中,一旦拿取器械及清洗不当极易造成皮肤损伤,易感染HBV/HCV/HIV等血液性传染病,针刺伤只需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可让患者感染HBV。
2.4 机械性运动伤害:无菌物品的入库出库、敷料的整理搬运、若负荷过重,而姿势不正确,操作不当,可引起扭伤、挫伤,包裹器械长时间的站立,可引起静脉曲张。
2.5 心理危害:使用防护用具依从性差,嫌麻烦,不够重视,有一种投机心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配置不足,年龄结构老化,主动学习激情欠缺,导致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身心疲惫。
3.防护措施
3.1 物理危害措施:消毒供应中心建造时墙体内使用消音材料,噪音较大时鼓励使用耳塞,避免长时间待在噪音污染区;推广使用无纺布,减少棉布的使用,尽可能使用灭菌型纱布棉球;规范使用各类防护用具,一次性外科手套阻隔90%颗粒,污水喷溅到脸部时可用防护眼镜及面罩,面罩可保护整个面部皮肤,污水喷溅到身体时可先用防渗透的隔离服,规范手工清洗器械的操作,应在水面下清洗,超声波清洗机应加盖清洗;卸载清洗的高温器械应冷却,可用电扇加速冷却,灭菌的物品应自然冷却30分钟后才能移动,并在取物时务必戴好防烫手套;相关部门管理职责落实到位,专人负责消毒供应中心设备的维护及供电电路的检查,尤其是电气的绝缘状况,保持地面干燥,下班前检查门户时特别要提醒切断设备电源。
3.2 化学危害的防护措施:各类消毒剂灭菌剂应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严格按照说明书指引操作,精确掌握消毒剂的使用,不滥用。配置原液需戴手套,配置溶液加盖保存,不慎溅到皮肤立即清水冲洗,一旦溅到眼内即刻用洗眼装置清水冲洗;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的物品在灭菌前充分干燥,避免水分滞留带有灭菌剂,取使用后的卡匣应戴手套,不慎吸入过氧化氢雾者,应将吸入者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
3.3 生物危害的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