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井技术难点与对策
3)要求水泥浆具有良好的触变性,触变性强的水泥浆静切力增长较快,当井内有漏失趋势时,水泥浆的静切力有减小对地层压力的作用,而如果漏失,水泥浆在地层中的流动阻力也会逐渐增加,从而减小漏失。同时好的触变性降低了固井施工中的循环压耗,因此,良好的触变性在一定程度上有防漏的作用,同时也可保证固井施工的安全。 4)沉降稳定性:在低密度水泥浆中,沉降稳定性差易引起水泥浆中减轻料上浮,水泥颗粒下沉,使形成的水泥石强度不一致,导致窜槽。因此,要求水泥石密度波动率小于0.6%,以保证层间封隔,提高固井质量。 5)对水泥浆失重压力的补偿 八区地层水及目的层油、气较活跃,水泥浆失重后易发生流体上窜,由于八区的地质特点,使井口加回压、提高水泥浆比重等控制流体上窜的措施无法有效实施,因此,我们主要考虑将水泥浆的防窜性能和触变性相结合,以更好的弥补水泥浆失重压力。在今年的配方中,我们将合理使用优质防气窜剂、降失水剂等外加剂,以保证水泥浆的性能满足封固要求。 综合以上因素,并结合往年该区块固井经验,我们初步决定今年在八区530井区主要使用MTC和微珠水泥浆体系。 3.科学的平衡压力固井设计 平衡压力固井设计,就是采用流变学理论,以井内压力平衡和高效顶替为目的,进行固井浆柱结构设计和固井施工排量设计。在今年的固井施工中,考虑到既要防漏,又要防涌的要求,在微珠水泥固井中,设计使用清洗液10—15m3,置换液10-20m3(由原井内钻井液按要求降粘、降切而得),另外使用3-5m3与水泥浆相容性较好的隔离液,以防止清洗液与水泥浆混合后影响水泥浆的凝固。在MTC工艺中,依然采用去年成熟的置换液10-20m3+清洗液10m3+隔离液2m3+双凝MTC浆浆柱结构。对于一些漏失严重的井,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水泥浆及置换液的密度。 * 一 、2002年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 二 、2002年固井工作回顾 ? 三 、2003年重点工作 ? 四、2003年固井技术管理工作思路和打算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现在我将固井技术服务公司2002年的固井技术管理工作和2003年的工作思路及安排向大家做一汇报。 2002年,公司共固井854口,声幅评价优质率87.2%,合格率98.94%。其中: 1.探井固井30口,声幅评价合格率90%,优质率50%。 2.开发井固井824口,合格率99.27%,优质率88.34%。 下图是1998—2002年固井工作情况对比图 近五年来固井工作量统计 固井井次 近五年来固井质量合格率统计 合格率% 通过上列图表对比可以看出,固井质量在逐年提高,同时,固井工艺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在这几年也得到了发展。下面就2002年固井技术工作做技术总结。 为促进固井技术的发展,提高公司固井质量,2002年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基础管理工作 1.生产起步前期资料分析准备工作: (1)策划、设计:根据区块任务,在井队上钻前即组织人员制订了区块策划书和区块作业指导书,确定了全年工作的基本框架。 (2)水泥浆体系及配方的选择: 根据各区块地质资料及特点,结合往年成熟配方进行优选,经过严格的试验和筛选,确定各主要区块的主体配方。 (3)固井设备、机具的准备: 区块、井型和固井工艺的不同,对固井设备、机具的要求也有区别。在准备期的工作安排中,根据各区块的特点,固井工程师将各种要求反馈到固井工程公司,根据不同特点确定施工机具配备,以确保起步后的固井工作正常进行。 2、固井现场施工主要技术管理措施: (1)固井施工严格按照三个体系要求运行,使固井质量、施工安全、环境保护同步提高。 (2)充分落实“三会一卡”制度: “三会”:电测时由固井工程师组织召开固井协作会;固井施工前召开现场施工技术交底会;固井施工后召开技术总结会。 “一卡”:即固井施工责任卡。 通过“三会一卡”制度的落实,有效地保证了固井准备工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使各项技术措施在现场得到了认真、细致的贯彻执行,固井过程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固井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3)科学合理的口井设计 对每一口井,固井设计人员都要及时跟踪口井生产动态,掌握钻井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以标准钻井工程设计为依据,并针对口井特点,制定出相对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做出全面科学的固井设计,固井设计书须逐级审批,最终成为现场固井工作标准。 (4)按设计严密组织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步骤与参数都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执行,并详细记录施工技术参数。 (5)口井后期工作: 固完井后及时了解声幅质量情况,根据声幅解释,并参照详细的井眼资料及施工参数记录,对比分析不同井眼、不同井段及不同地质条件下各施工参数对固井质量的影响,从而以最合理的参数指导下一阶段固井施工,通过不断地技术分析和总结,有效保证了现场施工的准确性和科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