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利检索前分析(电机压装机上横梁升降装置)
编号知识产权检索分析报告
目 次
1.适用范围 3
2.技术方案名称: 3
4、检索分析目的: 3
5、检索范围: 3
5.1检索网址: 3
5.2数据范围: 3
5.3:关键词: 4
5.4:检索式: 4
6、技术方案描述: 4
6.1所属技术领域 4
6.2技术背景 4
6.3技术方案 4
6.4技术效果 4
6.5与现有技术对比创新点 5
7、是否已有相关技术内容的在先公布: 6
8、结论 6
知识产权获取前检索分析报告
1.适用范围
根据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规避方案的适用范围在□内打√。
□GB/T29490-2013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7.1b)在获取知识产权前进行必要的检索和分析;
2.技术方案名称:
电机压装机上横梁升降装置
3. 检索报告(适用)部门
□研发部 □生产部 □知识产权办
4、检索分析目的:
专利申请前技术方案可专利性检索分析
5、检索范围:
5.1检索网址:
5.2数据范围:
国别 数据范围 CN 1985 US 1790 JP 1913 KR 1973 GB 1782 FR 1855 DE 1877 CH 1888 RU 1992 EP 1978 WO 1978 其它 1827 5.3:关键词:上横梁、升降、压装机
5.4:检索式:上横梁AND压装机
6、技术方案描述:
6.1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装机,具体是一种电机压装机上横梁升降装置。
6.2技术背景
电机生产过程中,需要调整压装机的开口高度,要求上横梁升降平稳,与工作台面保持良好的平行度,并且有可靠的自锁功能。
近年来出现的电机压装机上横梁升降装置,通过与螺杆梯形螺纹上表面啮合的升降螺母旋转带动上横梁升降,压装机工作过程中将上横梁顶起至升降螺母与螺杆的梯形螺纹下表面啮合,由螺纹间隙产生振动并损伤螺纹啮合面,升降装置精度差,使用寿命短。
6.3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压装机上横梁升降装置,包括四个直立的围成矩形的螺杆;螺杆上各安装有一个沿螺杆爬升的升降器,四个升降器固定连接上横梁,上横梁上安装有用于带动升降器的动力装置,以此来实现电机压装机上横梁升降。
6.4技术效果
1.电动机通过双输出轴减速机、联轴器Ⅰ、锥齿轮轴、联轴器Ⅱ带动升降螺母转动,实现上横梁升降,运动同步,升降平稳。
2.设置支撑装置,将升降螺母向上托起,使升降螺母始终与螺杆梯形螺纹的下表面啮合,消除工作过程中由螺纹间隙产生的振动,提高设备精度;有效行程内任一位置停止,螺纹自锁,安全性高。
6.5与现有技术对比创新点
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一种实现升降旋转动作的机械机构,包括基座、螺杆、螺套、螺套挡圈、螺套回转架和扭转弹簧,该机械机构具有平动和转动两个功能,其中平动功能实现螺套的平移升降功能,转动功能实现螺套的旋转功能,两个功能的动作先后发生。
新颖性:电机压装机上横梁升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区别在于:现有的电机压装机上横梁升降装置,通过与螺杆梯形螺纹上表面啮合的升降螺母旋转带动上横梁升降,升降装置精度差,使用寿命短,而电机压装机上横梁升降装置通过双输出轴减速机、联轴器Ⅰ、锥齿轮轴、联轴器Ⅱ带动升降螺母转动,实现上横梁升降,运动同步,升降平稳,因此具有新颖性。
创造性:
一种实现升降旋转动作的机械机构公开了电机压装机上横梁升降装置最多的技术特征,可以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两者间间的区别在于:一种实现升降旋转动作的机械机构主要用于执行上升-正向旋转-反向旋转-下降的机械动作,而电机压装机上横梁升降装置,主要执行上升和下降的动作,因此电机压装机上横梁升降装置相对于一种实现升降旋转动作的机械机构专利来说解决了电机生产过程中,调整压装机开口高度的问题。
且在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不能通过以公开的专利、文献中找到解决调整压装机开口高度问题的技术启示。
而且电机压装机上横梁升降装置得上横梁升降技术可使设备成本降低,稳定性高并且具有自锁功能,因此一电机压装机上横梁升降装置的技术有进步和特点,具有创造性。
7、是否已有相关技术内容的在先公布:
否
8、结论
该技术方案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实施后能够投入使用,为企业带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且因为该技术是对产品结构的改进,因此建议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以保护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检索分析部门:
检索分析人:
审 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银川分中心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VIP
- MEM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发展.docx VIP
- 中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 运筹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doc VIP
- 金丽衢十二校2024学年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肘关节脱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