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下语文教案四单元
教 案 设 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题 陋室铭 课型 讲授课 计划( 7 )课时完成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能在教师的启发下辩解一词多义,初步理解词类活用,理解本课特殊句式。
2.注意语言的音律节奏,体会作品的音乐美,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努力做到以音传情,以词达意。
3.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洁身自好的节操。 重点
难点
关键
识记文言知识,了解古代文体,理解文意。
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前提下适当启发。
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前提下适当启发。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二次备课 自
学 (二)、作者及文体介绍:(出示投影)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二次备课 导
学 (三)听课文录音,落实文章字词(出示投影)
陋室 ( lòu ) 德馨 ( xīn ) ( tái ) 苔痕
鸿儒 ( hóng ) ( rú ) ( tāi ) 舌苔
调素琴 ( tiáo ) 案牍 ( dú ) 西蜀( shǔ )
调兵遣将 ( diào )
齐读课文,请同学根据课后注释串讲文章大意,教师归纳文言知识。
1、虚词 有仙则名:连词,相当于“就”“便”
斯是陋室:代词,这
惟吾德馨:我
拓
学 总结铭文的特点
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板书设计:陋 室 铭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教学反思:
教 案 设 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题 陋室铭 课型 讲授课 计划( 7 )课时完成 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能在教师的启发下辩解一词多义,初步理解词类活用,理解本课特殊句式。
2.注意语言的音律节奏,体会作品的音乐美,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努力做到以音传情,以词达意。
3.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洁身自好的节操。 重点
难点
关键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通过品味富有韵律的语言理解作者高洁伟岸的思想情操和安平乐道的思想情趣。
联系社会实际,重申社会价值观。
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前提下适当启发。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二次备课 自
学 一、复习导入
二、齐读课文,请同学根据课后注释串讲文章大意,教师归纳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闻名,著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用作动词,显出灵异
无丝竹之乱耳: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劳累
2、特殊句式: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二次备课 导
学 三、学生默读课文,分析文章内容。
思考1、你觉得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文章主旨?作者写
这一句话要突出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写这句话意在表明只要屋主人道德高尚,就不会觉得屋子简陋,反而能以素雅的环境衬托出屋主人的高雅情趣。)
思考2、本文哪些语言是描写陋室环境的,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1、环境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交往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行为脱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拓
学 思考3、文章结尾处提到了“诸葛庐”、“子云亭”还引用了孔子的话是为了表明什么?(以古人自比,表明了作者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操守和抱负。文章最后)
引用孔子的话照应了开头的“惟吾德馨”,说明了陋室为何不陋的观点。
总结
布置作业
仿写了一篇《学生铭》 板书设计:
陋室铭
由山水引出陋室,凸显“惟吾德馨”(比兴手法)
教学反思:
教 案 设 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题 陋室铭 课型 讲授课 计划( 7 )课时完成 第( 3 )课时 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