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铁路隧道防水技术PPT
铁路隧道防水技术
;主要内容;1.1 铁路隧道防水技术发展
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铁路隧道—采用矿山法修建,料石衬砌,没有采取任何防水措施,隧道的渗漏水量完全取决于地下水本身的大小及其渗流方式。
70年代以后—采用新奥法施工,隧道开始采用混凝土衬砌,但对于施工缝没有任何防水处理措施,衬砌结构裂缝也比较多,仍然未有解决渗漏问题。
80年代初期,主要采用刚性防水,即混凝土自身防水,施工缝开始铺设止水带。;80年代以后—由于电气化铁路建设的需要,铁路隧道的渗漏得到了重视,我国开始研究隧道结构渗漏水的处理措施。
1985年我国在大瑶山隧道开始研究防水混凝土,开始研究软性防水层,铺设聚氯乙烯塑料板防水板,采用焊接方式,使混凝土与初期支护分离施工进行防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86年在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开始研究高分子卷材,聚乙烯塑料板防水技术研究,采用射钉方式固定,但防水板破损较多。
;1.3 隧道防水主要问题
(1)地质勘查
隧道地质勘查及选线,对隧道施工和结构设计关系重大。一条线路的确定,需要做很多前期地质工作,做多次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然而,由于经费及其他方面的原因,绝大部分隧道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做得不是太细,获取的资料不充分、准确,没有避开复杂地质或不良地质,给隧道施工技防排水带来困难,有些甚至产生严重水害或后期渗漏水病害。
(2)防水设计
设计的主体思路决定着防水方式,同时也决定着施工的成本。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中规定:隧道防排水应采取“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切实可靠的设计、施工措施,达到防水可靠、排水畅通、经济合理的目的。;《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铁建设〔2007〕88号)中规定:隧道防排水设计应采取“防、堵、截、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应进行环境评价,重视环现保护。对下穿江、河、城市及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隧道宜采取全封闭不排水的原则;对岩溶、高压水和适当排水不会影响环境的隧道宜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排水对环境确无影响时宜采取排水的原则,井考虑排水措施的可维护性。;防水设计应当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围岩加固:在富水区段,采用帷幕注浆。
二是铺设高分子防水层,采用无钉铺设。
三是耐久性防水混凝土,包括施工缝、沉降缝的处理。;(3)防水施工
精心施工是搞好隧道防水的关键,只有完全贯彻设计思想,隧道的防水排水体系才有可能完备而没有缺陷。隧道防排水常见的问题:
一是排水系统衔接不畅:山岭隧道的排水系统由环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排水边沟或中心排水管等组成,施工过程中若排水管上下没有衔接好或中间断开、三通管连接不畅、纵向排水管反坡设置和排水管中间淤塞等,使隧道在运营中不能将地层中的渗水畅通排出,造成衬砌壁后水压增高而引起隧道渗漏。
二是铺设基面粗糙损伤防水层:在岩石地层或喷射混凝土基面上,未按照规范对基面进行处理,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时,塑料防水层受到挤压力,以及混凝土收缩时,防水板受到剪力,导致防水板损坏。 ;(4)材料使用
防水层是隧道防水技术的核心,只有用合格的材料,才能建成合格的工程,而防排水体系是靠各种材料构建的。
目前我国防水材料生产厂家繁多,材料性能良莠不齐,要进行试验选择。
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设计中防水层的性能指标要求不明,施工时可供选择的厂家很多,建立防水材料规范化及合格供应方的名录非常重要。
二是防水层的耐久性无配套实验方法,工程试验中对材料的拉伸、撕裂、刺破等性能有较多的试验检查,可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不受损坏,但一些工程运营一定时间后开始渗漏水。;(5)施工管理
由于隧道工程中防排水施工多为隐蔽工程,施工期间没有及时检查或纠正存在的问题,运营以后很难加以维修和治理。主要表现在:
一是施工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往往认为按照设计施工不会存在问题,实际上,防水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防排水体系是施工各个环节的配合,如果每道工序不能起到防水作用,往往造成层层设防,层层漏水,达不到防水目的。
二是在地下水丰富地段,往往也是防排水的重点地段,但在该地段施工时,由于作业环境条件差,工程本身难度大,施工技术和难度较高,在防止渗漏水效果方面往往被放在第二,只是以工程施工安全和进度为主了。;2 地下水对隧道工程的影响;隧道产生渗漏水病害,既有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材料老化、地震方面的原因,也有设计、施工方面的原因。隧道缺陷类型主要有渗漏水;结构恶化产生缺陷,包括衬砌开裂、变形、片块剥离以及大块坍落;基底隆起、边沟变形和塌陷;底板破裂、翻浆冒泥等几种。国内外的有关资料统计如下:
1979年,日本对3807座隧道进行调查统计,渗漏水的有2135座,占56%,漏水长度达70%。
1986年,日本对最寒冷的北海道地区公路隧道病害进行了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造口病人的术后护理-滨湖PPT.ppt
- 造口相关知识PPT.ppt
- 酸碱平衡紊乱 护理查房PPT.ppt
- 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高压的治疗研究进展PPT.pptx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腰椎骨折护理查房PPT.ppt
- 郭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脑梗塞的进展及相关问题PPT.ppt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监护 ICUPPT.ppt
- 重危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PPT.ppt
- 重型颅脑损伤护理查房PPT.ppt
- 重型颅脑损伤护理PPT.ppt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最近下载
- 软件设计服务合同.docx
- 工程制图与AutoCAD习题集(第2版)习题答案.pdf
-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测试 (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df VIP
- 超级猩猩健身房品牌手册.pptx VIP
- 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的创新路径与案例.docx VIP
- 智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消费品以旧换新策略的实施案例分析与借鉴.docx VIP
- 基础护理学课件 14.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ppt
- 电动港机装卸机械操作工(门机)技能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考点21:学会拓展延伸-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