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鼻导管吸氧技术PPT
吸氧术和雾化吸入术授课对象:全体护士; 氧气吸入疗法;;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心肺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难者
各种中毒,使组织内氧化异常而致呼吸困难者
昏迷患者
其他;轻度缺氧:1~2L/min 25%-29%
中度缺氧:2~4L/min 29%-37%
重度缺氧:4~6L/min 37-45%
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同时并存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以防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
; 99%氧气、 5%二氧化碳和纯氧混合气体。
吸氧浓度
低于25%的氧浓度,无治疗价值
高于70%的氧浓度,持续1-2天,则会氧气中毒。;鼻塞给氧;面罩给氧
;
氧气枕法
;;中心供氧装置;
;操作规程;氧气筒供氧鼻导管给氧法;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在与患者链接。停止西羊市,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吸氧时,注意观察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等情况有无改善,即使调整用氧浓度。
湿化瓶每次用后须清洗、消毒。
氧气桶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时,即不可再用。
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放置并挂“满”或“空”的标记,以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工作。
;吸氧的副作用; 氧气吸入疗法;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治疗呼吸道感染:消炎、镇咳、祛痰;
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气管痉挛,使呼吸道通畅
预防呼吸道感染:常用于呼吸道烧伤及胸部手术前后;
湿化呼吸道,配合人工呼吸器,使呼吸道湿化;
治疗肿瘤:吸入抗肿瘤药物;
呼吸道用药:吸入局麻药
;糖皮质激素(普米克令舒、地塞米松)
受体激动剂(万托林、沙丁胺醇)
抗胆碱药物(爱全乐、异丙阿托品)
祛痰药(沐舒坦、糜蛋白酶)
抗菌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局麻药(利多卡因);雾粒直径μm;氧气雾化吸入法
超声雾化吸入法
压缩雾化吸入法
定量雾化吸入器
;氧气雾化吸入是氧气做气源,把传统的雾化吸入和间歇给氧合理的结合在一起,是临床上一种较好的消炎、
祛痰、局部用药手段。
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
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
浓度高、安全性高、毒
副作用小等优点。;用药量少;
雾化后分子较(5μm),有氧气做动力,可使雾化液进入较小气道;
可同时吸氧,改善缺氧症状;
固定患者使用,减少交叉污染。
; 应用超声波声能,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其特点点是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均匀,可达到鼻、咽、喉、上部
气道或支气管。;通过超声发生器薄板的高频震动将液体转化为雾粒;
雾化容积大(20ml),用药量大,浓度低;
颗粒大小无选择性(直径在5~10μm);
不能雾化某些药物:如大分子化合物
病人耐受性差;
不能彻底洗涤和消毒。
; 压缩雾化器的驱动力为压缩空气,高速气流通过细孔喷嘴时,在其周围产生负压携带贮罐内液体,将液体卷进高速气流被粉碎成大小不等的雾滴。雾滴颗粒99%以上由大颗粒组成,通过喷嘴前方挡板的拦截碰撞落回贮罐内从而除去较大颗粒,使雾粒变的细小,撞落的颗粒重新雾化。
;定量吸入器是利用手压制动、定量喷射药物微粒的递送装置。携带方便,操作简单。 ;优点
使用方便,可随身携带
没有继发感染
无须购置设备
; ;;告知内容
原因
操作方法
药物作用
可能出现的不适
配合方法;护士:衣帽整洁、戴好口罩,洗手。
物品:氧气雾化吸入面罩、雾化吸入药液(根据医嘱配制)。
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雾化吸入前1小时避免扫地、铺床等可能引起灰尘的操作。安全,无火源
病人:漱口,以清洁口腔,休息数分钟,调整呼吸,取坐位或半卧位,使病人感到舒适为宜。 ;检查氧气装置是否漏气及通畅,并倒去湿化瓶内的水
按医嘱要求正确配制雾化吸入药液,装入氧气雾化吸入面罩药皿内
将雾化器药皿与面罩旋紧,携用物、医嘱单推治疗车至病人床旁
核对姓名后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及雾化吸入时间等相关内容,以取得合作
协助病人整理床单位,取舒适卧位(以坐位、半卧位为宜)
连接管道氧与雾化器,打开氧气,氧流量为6-10L/min,(儿童3-5L/min,)使药液呈雾状喷出
将面罩扣于病人口鼻上,包紧病人口鼻,嘱病人缓慢深吸气后屏息片刻后(以便药物更好地沉积),用鼻轻轻呼气
注意:不要将痰咽下,应咳出,吸入治疗后不要立刻外出
治疗毕,先取下雾化面罩,再关管道氧,协助病人漱口(0-3岁患儿,给予口腔护理),擦干面部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返回处置室;要点说明
必要时对比患者呼吸、排痰和听诊肺部来判断雾化效果
;体位:最好选择坐位,不能独坐的指导家长将患儿抱坐位,借助重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