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集》古典诗歌-选集-中国-北宋.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苏 洵 集 苏洵集 ·2· 嘉祐集卷一 ·几策一首 【审势】 治天下者定所尚,所尚一定,至于万千年而不变,使民之 耳目纯于一,而子孙有所守,易以为治。故三代圣人其后世远 者至七八百年。夫岂惟其民之不忘其功以至于是,益其子孙得 其祖宗之法而为据依,可以永久。夏之尚忠,商之尚质,周之 尚文,视天下之所宜尚而固执之,以此而始,以此而终,不朝 文而暮质以自溃乱。故圣人者出,必先定一代之所尚。周之世, 盖有周公为之制礼,而天下遂尚文。后世有贾谊者说汉文帝, 亦欲先定制度,而其说不果用。今者天下幸方治安,子孙万世, 帝王之计,不可不预定于此时。然万世帝王之计,常先定所尚, 使其子孙可以安坐而守其旧。至于政弊,然后变其小节,而其 大体卒不可革易。故享世长远而民不苟简。 今也考之于朝野之间,以观国家之所尚者,而愚犹有惑也。 何则?天下之势有强弱,圣人审其势而应之以权。势强矣,强 甚而不已则折;势弱矣,弱甚而不已则屈。圣人权之,而使其 甚不至于折与屈者,威与惠也。夫强甚者威竭而不振,弱甚者 惠亵而下不以为德。故处弱者利用威,而处强者利用惠。乘强 之威以行惠,则惠尊,乘弱之惠以养威,则威发而天下震栗。 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然而不知强弱之势者, 苏洵集 ·3· 有杀人之威而下不惧,有生人之惠而下不喜。何者,威竭而惠 亵故也。故有天下者,必先审知天下之势,而后可与言用威惠。 不先审知其势,而徒曰我能用威,我能用惠者,未也。故有强 而益之以威,弱而益之以惠,以至于折与屈者,是可悼也。譬 之一人之身,将欲饮药饵石以养其生,必先审观其性之为阴, 其性之为阳,而投之以药石。药石之阳而投之阴,药石之阴而 投之阳。故阴不至于涸,而阳不至于亢。苟不能先审观己之为 阴与己之为阳,而以阴攻阴,以阳攻阳,则阴者固死于阴而阳 者固死于阳,不可救也。是以善养身者先审其阴阳,而善制天 下者先审其强弱以为之谋。 昔者周有天下,诸侯太盛。当其盛时,大者已有地五百里, 而畿内反不过千里,其势为弱。秦有天下,散为郡县,聚为京 师,守令无大权柄,伸缩进退无不在我,其势为强。然方其成、 康在上,诸侯无大小莫不臣伏,弱之势未见于外。及其后世失 德,而诸侯禽奔兽遁,各固其国以相侵攘,而其上之人卒不悟, 区区守姑息之道而望其能以制服强国,是谓以弱政济弱势,故 周之天下卒毙于弱。秦自孝公,其势固已骎骎焉日趋于强大, 及其子孙已并天下,而亦不悟,专任法制以斩挞平民。是谓以 强政济强势,故秦之天下卒毙于强。周拘于惠而不知权,秦勇 于威而不知本,二者皆不审天下之势也。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系牵 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 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 印趋走,惟恐不及。如此之势,秦之所恃以强之势也。势强矣, 然天下之病,常病于弱。噫!有可强之势如秦而反陷于弱者, 何也?习于惠而怯于威也,惠太甚而威不胜也。夫其所以习于 惠而惠太甚者,赏数而加于无功也;怯于威而威不胜者,刑弛 苏洵集 ·4· 而兵不振也。由赏与刑与兵之不得其道,是以有弱之实著于外 焉。何谓弱之实?曰官吏旷惰,职废不举,而败官之罚不加严 也;多赎数赦,不问有罪,而典刑之禁不能行也;冗兵骄狂, 负力幸赏,而维持姑息之恩不敢节也;将帅覆军,匹马不返, 而败军之责不加重也;羌人强盛,陵压中国,而邀金缯、增币 帛之耻不为怒也。若此类者,大弱之实也。久而不治,则又将 有大于此,而遂浸微浸消,释然而溃,以至于不可救止者乘之 矣。然愚以为弱在于政,不在于势,是谓以弱政败强势。今夫 一与舆薪之火,众人之所惮而不敢犯者也,举而投之河,则何 热之能为?是以负强秦之势,而溺于弱周之弊,而天下不知其 强焉者以此也。 虽然,政之弱,非若势弱之难治也。借如弱周之势,必变 易其诸侯,而后强可能也。天下之诸侯固未易变易,此又非一 日之故也。若夫弱政,则用威而已矣,可以朝改而夕定也。夫 齐,古之强国也,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