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热凉血养阴透邪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清热凉血养阴透邪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体会
吴志光1 (钟嘉熙2
(1.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 52840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10405)
钟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三十年,学识渊博,学验俱丰,擅长治疗温热病、病毒感染、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脑病等,尤其首倡伏气温病理论指导治疗系统性如红斑狼疮疗效显著,获国内外患者好评及多次新闻媒体报道。本人有幸侍诊两年,获益良多。钟老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清热凉血与养阴透邪法合用,方以犀角地黄汤与青蒿鳖甲汤配合加减,临床疗效甚佳,现将点滴体会汇报如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目前,本病的病因和具体的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白,可能与遗传、环境和性激素有关。钟老师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特征,认为本病属于中医伏气温病范畴。本病的发生是内外因综合所致。首先是肾气之虚,然后外感湿热毒邪,阻滞脉络,化瘀化毒,耗伤营血,导致发病及病情活动;或饮食不洁、劳累过度、情志不遂等使正气受损,不能遏制伏邪而引发本病。本病的基本病理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病位深,病情较长。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中医临床分型大概分为:暑湿或湿热郁阻少阳、热毒炽盛动血、阴虚内热,邪伏阴分、肝肾阴虚、瘀热伤肝、脾肾湿困及邪干肠胃等中医分型,而红斑狼疮的每个证型是不可能绝然分开的,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存在的关系,因为红斑狼疮是多脏腑的疾病,心、脑、肝、肾、脾、皮肤、肠胃等具受损,而且在活动期和缓解期之间也没有绝然的分隔,许多病人是虚中有实,寒热夹杂,热中夹湿、兼瘀等。在本人跟师期间,众多的红斑狼疮门诊中,热毒互结兼瘀,阴虚内热,邪伏阴分的辨证分型病人最为多见。钟老师常以清热化瘀凉血,养阴透邪为治疗原则,佐以祛湿、健脾、补肾、通络等,方以犀角地黄汤与青蒿鳖甲汤合用加减,基本方:青蒿(后下),鳖甲或龟板(先煎),水牛角(先煎),生地,知母,丹皮,麦冬。加减:兼表证者加金银花,连翘,柴胡,薄荷(后下)等;兼瘀血阻络者加益母草,牛膝,泽兰,鸡血藤??兼热毒炽盛者加大青叶,板蓝根,毛冬青,青天葵,赤芍,玄参等;湿热内阻者加土茯苓,,地肤子,川萆解,玉米须,荠菜等;兼肝肾不足者加山萸肉,桑寄生,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楮实子等;关节疼痛者加秦艽,地龙,全蝎,络石藤,川木瓜,乌梢蛇,续断,等。犀角地黄汤出自《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是清热凉血止血散瘀之剂,正如叶天士所谓“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法。方用苦咸寒之犀角为君,凉血清心而解热毒,使火平热降,毒解血宁。臣以甘苦寒之生地,凉血滋阴生津,一以助犀角清热凉血,又能止血;一以复已失之阴血。用苦微寒之赤芍与辛苦微寒之丹皮共为佐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
四药相配,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本方配伍特点是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钟老师在治疗SLE患者中,会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而选用不同的青蒿鳖甲汤。犀角地黄汤功于清热凉血止血散瘀,青蒿鳖甲汤善于养阴透热,入络搜邪,两方合用共奏清热凉血止血散瘀、养阴透热、入络搜邪之功效。在临床治疗SLE中疗效令人满意。
典型医案(摘录于钟老师医案中):
张某, 女,28岁, 2010年 4月 29日就诊。反复下唇溃疡伴全身红斑、脱发2年余。在某医院确诊为SLE,经用强的松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诊时见下唇多处溃疡,全身红斑,以两面颊为甚, 痒痛难忍,低热,头痒,头发几乎脱尽, 全身关节间歇性疼痛,口干,口苦,纳差,小便多,大便调,月经已2年未行,舌质暗淡、舌尖红,苔薄黄,脉弦细略数,雷诺氏征(+)。检查:抗SSA(+),抗SSB(+),ANA140(+),ds-DNA(+),ESR(+)58mm/h。尿:尿蛋白0.25g/l,酮体15mmol/L,尿胆素原17mu;mol/L,尿胆红素 17mu;mol/L,红细胞25/UL。中医诊断:毒斑。证属热毒血瘀,治宜清热凉血化瘀,养阴透热去邪通络止痛,方用青蒿鳖甲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处方:青蒿(后下) 6g,鳖甲(先煎)15g,水牛角(先煎)30g,牡丹皮10g,秦艽 15g,地龙 10g,玄参10g,生地黄10g,麦冬15g,女贞子15g,旱莲草20g,甘草6g,每日1剂,连服14剂。苓丹片5片,每天三次,联合强的松等西医治疗。2010年5月13日二诊,全身红斑明显减退,无痒痛,无头痒及关节疼痛,脱发较前减少,仍时有低热及口唇溃疡,舌质暗红,苔浊,脉弦。继以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为法。处方:青蒿(后下)6g, 紫草10g,土茯苓30g, 牡丹皮10g, 秦艽15g, 地龙 10g, 玄参10g, 川萆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