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湿热论治慢性肾炎初探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湿热论治慢性肾炎初探
朱海峰
(沭阳县中医院 江苏 沭阳 223600)
【摘 要】通过对湿热证在慢性肾炎成因基础、病因病机等方面的分析,结合笔者临床经验,施以清热利湿之法,在治疗慢性肾炎中取得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慢性肾炎;湿热证;病机
【中图分类号】R2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586-01
现代医学关于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慢性肾炎)的发生机理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使外源性抗原增加,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的不断沉积,直接损伤肾小球,并通过免疫系统使肾小球的损伤加重。而中医学认为慢性肾炎的形成与外邪侵犯人体,肺、脾、肾三脏的水液代谢功能紊乱有关,内外合邪形成湿热之邪。可见湿热证在慢性肾炎研究中的重要性。现就湿热证在慢性肾炎成因基础、病因病机等方面的作用作一初探,并指导临床实践。
1 慢性肾炎病因病机较为复杂
慢性肾炎是我国临床肾脏疾病中常见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属中医 “水肿”、“血尿”与“虚劳”等疾病范畴。“阴水”“正水”“腰痛”“虚损”等病证也多涉及本病。《内经》按相关证候将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金匮要略》将水肿病按病因、脉证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类。李东垣论肿胀分寒、热两型;李时珍将水肿分为虚、实二种;《丹溪心法.水肿》则将其分为阴水和阳水两大类。在对证候学的认识中,现代医家认为,慢性肾炎既有本虚又有标实。本虚以阴虚、气虚者居多,标实以湿热壅滞、瘀血内阻者居多。根据1986年第2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制定的方案,分为本虚证4型:肺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标实证3型:水湿内停型,湿热内蕴型,瘀血阻滞型。
2 湿热证形成的基础
湿热证的产生可因感受风邪热毒,壅阻于肺,下损及肾;或湿热疮毒,浸淫于脾,导致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并与热毒相合,湿从热化,形成湿热。正如清代医家薛生白谓:“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在病机演化方面,气阴两虚,或肝肾阴虚者伴有水湿者则易于热化;阴虚阳亢,或湿热素盛之体,或饮食偏嗜甘肥者,湿邪易于热化;另外激素是现代治疗肾炎的常用药之一,长期使用激素每易致机体阴阳失调、水火失济、阴虚阳亢、水湿化热。同时温补药使用不当或直接感受湿热之邪,亦是形成湿热病理的原因。
大量的临床病理研究表明,慢性肾炎以湿热证型为主。据有关资料统计,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湿热证的发生率为47.95%-100%[1],在病理检验确诊发现为慢性肾炎患者中,证型以湿热证为主,湿热在本病的形成和发展中占主导地位[2]。
3 湿热伤肾是肾炎病机的基本环节
湿热是贯穿肾炎病程的始终因素,而瘀血是湿热证最常见的兼证。王旭高《薛生白湿热证歌诀?总诀》曰:“湿得热而愈蒸,热得湿而愈炽,湿热两分其病轻,湿热交混其病驶。”故湿热相合,形成的病机愈复杂。湿、热、毒、瘀这些实邪在本病中既是病理产物,同时也是致病因素,单独或夹杂作用于机体而加重病情。水湿、湿热、瘀血是疾病过程中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水液的正常输布和运行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脾的运化转输、肾的蒸腾气化以及三焦的通调水道功能。若脏器虚损,招致外邪,则引起水湿内停,发为水肿。
湿郁日久而化热,以致湿热内蕴;湿热既成,上可困遏中焦,阻碍脾之运化升清,下可蕴结下焦,影响肾之气化闭藏,终致水湿泛溢及精微下注之势更盛:此外,湿可阻遏气机,使气滞不行;热可伤津耗气,使津亏气虚;气滞则血行不畅,气虚则运血无力,与瘀血乃成,终致脉络瘀阻。血瘀水停,湿热互结,致使病更加缠绵难愈。可见,水湿、湿热、瘀血等既是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促使病变加重、病程迁延及出现合并症的重要因素,瘀血阻络更是影响慢性肾炎发生、发展的关键临床医家研究认为,湿热、热毒之邪深蕴于肾,造成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免疫性损害,成为本病的始动环节和迁延不愈的主要因素。湿热、热毒之邪形成之后,又可耗气伤津,加重本已不足的正气衰退,造成因实致虚的恶性循环。此外,热伤血络,血溢脉外,湿热稽留,阻遏气机,脉络为之阻滞,导致血瘀产生。瘀阻肾脉,肾脏滤过减少,又可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湿、热、毒、瘀这些实邪在本病的病因病机上相互交织错杂,若处理不及时,往往成为本病恶化、复发及缠绵不愈的主要因素[3]。王付民研究发现瘀血在慢性肾炎中具有普遍现象,与中医证型无关。反映瘀血是多因素殊途同归的病理产物[4]。
4 从湿热论治慢性肾炎蛋白尿
柴浩然[5]辨证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则采取虚实为纲,实者侧重清利湿热,组成基本经验方(白茅根30g,丝瓜络15g,茯苓15g,通草9g,路路通9g,益母草15g),虚者侧重培补脾肾,制有“五子黑豆汤”(女贞子12g,沙苑子12g,枸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投标方案(517页).doc VIP
- 2025解读新《监察法实施条例》核心要点与条文速览PPT学习课件(含文字稿).pptx VIP
- 铁路信号电缆配线作业.ppt VIP
- 2025江苏邳州农村商业银行招聘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采砂船水上船舶运输安全应急预案 .docx VIP
- 2025年自贡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北京昌平四年级(下)期末英语(含答案).pdf
-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pdf VIP
- SH_T 3043-2014石油化工设备管道钢结构表面色和标志规定.pdf VIP
-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练习题《练习一》可编辑可打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