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动力灾害防治研究及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矿开采动力灾害防治研究及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煤矿开采动力灾害防治研究及应用 淮北矿业集团袁店二井煤矿 安徽 亳州 涡阳 236800 【摘 要】煤矿动力灾害是地球内动力驱动地壳运动和开采扰动的共同作用所造成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海孜矿Ⅲ1011工作面回采期间动力灾害预测指标测定,研究煤矿动力灾害特性,从而制定动力灾害防治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实,保证了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顺利回采。 【关键词】动力灾害;预测指标;防治措施;预处理措施;及时解危措施 煤矿动力灾害是地球内动力驱动地壳运动和开采扰动的共同作用所造成的结果,煤矿动力灾害主要发生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地应力较大、断裂活动比较显著的矿区。煤矿动力灾害的发生机理十分复杂,一般认为其机理为岩体储存的弹性能大于岩体破坏的塑性耗能,剩余能量以动能形式产生冲击波向周围传播。[1]随着煤矿开采深??的增加及地质情况的变化,煤矿动力灾害愈来愈突出,主要表现在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矿压。我国主要采煤省区不同程度地受动力灾害的威胁。 本文通过对海孜矿Ⅲ1011工作面回采期间动力灾害预测指标测定,研究煤矿动力灾害一定的规律性,从而制定动力灾害防治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实,保证了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顺利回采。 一、工作面概况 淮北矿业集团海孜煤矿Ⅲ1011工作面为海孜煤矿Ⅲ101采区东翼第一个回采工作面,东到DF34断层,西至DF10断层,浅部为Ⅱ10113采空区,深部为预留煤柱(120m),收作线位置距DF10断层40m,见图1。工作面走向长468m,倾斜宽142m,煤厚1.4~6.9m,平均3.6m,可采储量31.2万吨,开采标高-630.7~-721.4m。 Ⅲ1011工作面整体为一NW向倾斜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变化较大,一般在10deg;~21deg;之间,平均16deg;,根据巷道实际揭露情况:工作面断层较发育,揭露大小断层共计17条,落差在0.2~24m之间。回采范围内主要受4条断层影响,其中DF6在机巷为落差2.5m的正断层,在切眼为落差5.0m的逆断层;DF5正断层沿回采方向延伸,走向上影响约180m。同时工作面回采期间不排除揭露落差小于3.0m的隐伏断层。Ⅲ1011工作面上覆未发育火成岩。 工作面回采煤层为10煤层,煤种为焦煤,属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实测最大原始瓦斯压力为1.8MPa,最大原始瓦斯含量8.53m3/t。经区域解突措施后最大残余瓦斯含量为3.47m3/t,最大残余瓦斯压力0.22Mpa(表压)。 工作面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采煤,直接冒落法管理顶板。支架选型为ZY6800/19/40。 二、提前准备工作 1、地面注浆充填 2015年7月11日至10月1日对上区段Ⅱ10113离层区实施了注浆充填,累计注干灰量33763t。形成了一定宽度的支撑带,达到了设计提出的预期目的。项目于2015年10月18日通过专家阶段成果评价。 2、地应力监测系统 于2015年10月8日开始安装,10月20日安装调试完成。分别在Ⅲ1011机、风巷各安装了7组共28个监测探头,每组间隔为25m,深浅结合,深孔10m,浅孔5m,初始压力5Mpa。 3、超前大直径深孔卸压 于2015年10月6日早班开钻,孔径133mm,孔深不小于90m,孔间距2m。截至10月28日已完成4018.7m/44孔,超前工作面118m。 4、动力灾害危险性评价 项目由中国矿业大学承担,于2015年8月提交《海孜煤矿Ⅲ1011工作面动力灾害分析与防治方案》报告,2015年10月18日集团公司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并通过。报告确定III1011工作面冲击危险性综合指数为0.38,等级为弱冲击危险。 三、动力灾害预测指标 1、微震指标 通过SOS微震监测系统对矿震进行监测,分析矿震能量、频次、震源分布及震动原因,预测工作面动力灾害危险等级及区域,确定安全回采措施。微震监测法预警指标主要是根据矿震单次能量和累计能量进行危险等级划分(见表1)。若震源平面位置距工作面最小距离大于100m,按下表降低一个等级。[2] 2、sum;Egt;107J/每5m推进度 根据工作面预测结果进行不同等级的预警,必要时实施相应解危措施,经效检达标后方可继续回采。 2、地应力指标 当浅孔(5m)和深孔(10m)地应力监测传感器压力达到13MPa和15MPa时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