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基本知识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合肥基本知识精选

复合肥基本知识 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三种重要植物营养元素N、P或N、P、K的肥料的总称。复合肥料中含N、P或N、K两种主要营养元素的称为二元复合肥。含N、P、K三种元素的称为三元复合肥。有的复合肥料除含N、P、K主要元素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这种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称为多元复合肥料。三元复合肥料的品位时以含(N~P2O5~K2O)%的总量来表示,但其每种养分最低不少于4%,一般总含量在25%~60%范围内。总含量在25%~30%的为低浓度复合肥,30%~40%的为中浓度复合肥,大于40%的为高浓度复合肥。 ??? 复合肥外观一般为颗粒状,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颜色也不尽一样,他的主要原料有硫酸铵、硝酸铵、碳酸铵、氯化铵、尿素、硫酸钾、氯化钾、磷铵等等。 ??? 目前我国生产工艺有:喷浆造粒、高塔造粒等. ??? 高塔熔体旋转造粒法生产高浓度硝基复合肥。该技术系将硝尿磷钾熔体从造粒塔顶喷出,在塔内降落过程中边冷却边团聚成粒,这也叫熔融造粒法.在硝铵生产企业采用高塔熔融造粒法生产复合肥有如下好处:一是可直接利用硝铵浓溶液,省去了硝铵浓溶液的喷浆造粒过程,以及固体硝铵制复混肥料时的破碎操作,简化了生产流程,确保了生产安全。二是熔体旋转造粒工艺充分利用了硝铵浓溶液的热能,物料水分含量很低,无需干燥过程,大大节省能耗。三是可以生产出高氮、高浓度的复合肥,产品颗粒表面光滑圆润,合格率百分比很高,不易结块,易溶解,这就从生产技术方面确保产品在质量上和成本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 复合肥优点: ??? 1.养分含量高,主要营养元素多。复合肥的状分总量一般比较高,营养元素种类较多,一次施用复合肥,至少同时可供应作物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  ? 2.副成分少,结构均匀。例如磷酸铵不含任何无用的副成分,其阴、阳离子均为作物吸收的主要营养元素。这种肥料养分分布比较均一,在造成颗粒后与粉状或结晶状的单元肥料相比,结构紧密,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由于副成分少,对土壤不利影响小。   3.物理性状好。复合肥一般多制成颗粒,吸湿性小,不易结块,便于贮存和施用,特别便于机械化施肥。   4.节省贮运费用和包装材料。由于复合肥中副成分少,有效成分含量一般比单元肥料高,所以能节省包装及贮存运输费用。例如,每贮运1吨磷酸铵,约等于贮运过磷酸钙及硫酸铵共4吨。   复合肥的缺点,主要是:   1.养分的比例固定,难以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需要。   2.各种养分在土壤中运动速率各不相同,被保持和流失的程度不同,因而在施用时间、施肥位置等很难满足施肥技术上的要求。一、平衡施肥的原理及基本知识 平衡施肥是基于土壤养分丰缺和作物需求,通过施肥手段达到供需平衡。平衡施肥来源于养分平衡法。它是以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为基础,通过土壤养分测试,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间的差数,计算实现计划产量的施肥量,并实现农作物与土壤之间的养分平衡。其公式是: ?????????????????????????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公斤/亩)-土壤供肥量(公斤/亩) 施肥量(公斤/亩)= ????????????????????????肥料养分含量(%)x肥料的利用率(%) ? 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根据已有资料计算得到,也可对正常成熟的农作物地上部分进行全株分析、计算得到。土壤供肥量可根据土壤有效养分的测定值计算得到,也可通过田间试验确定。肥料中有效养分的含量可按产品说明书或包装标识的养分含量,也可经化验得到。肥料利用率可查阅资料,也可通过田间试验得到。计划产量指标是以产定肥的重要参数,最好采取“以地定产”的办法,即根据农田肥力水平并结合以往的生产实践,确定计划产量指标。 冬小麦氮肥施用量例举:(方案:计划亩产400公斤,在不施氮肥的试验中亩产150公斤,拟施用嘉吉复混肥底肥18-22-10,追肥32-0-8实现氮平衡,各施多少?资料得知: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吸收氮(N)3公斤,合理施氮其利用率达50%,小麦氮肥的合理分配应底、追肥各半。计算: 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3×(400/100)=12; 土壤供肥量3×(150/100)=4.5,也可测土得到; 需要通过施肥补充氮(N)=(12-4.5)/50%=15; 底、追肥各半,即15/2=7.5; 底肥用18-22-10:7.5/18%=41.6,追肥用32-0-8:7.5/32%=23.4(以上单位:公斤/亩)即可满足亩产400公斤小麦的氮素供需平衡。同时亩提供磷(P2O5)9.15公斤、钾(K2O)6.03公斤,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为1:0.6:0.4,符合农业部发布的京、津、冀冬小麦模式化栽培三要素投入比为1:0.6-7:0.3-0.4的要求。不仅充分体现氮、磷、钾之间的营养平衡,而且磷肥做到全部底施,钾肥7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