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幸福感综述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幸福感综述精选

大学生学校幸福感综述 鲍玲 摘要:幸福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在中国和谐社会构建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也更加地关注社会精英群体大学生的主观幸福体验。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对学校幸福感关注也成为了一种趋势。本文主要就学校幸福感的概念、特点、研究工具和相关的研究及其发展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学校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 引言 幸福是人类生活亘古不变的主题,追求幸福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机(Hsee, Hastie, Chen, 2008)。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充足,人们越来越关注主观幸福体验。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研究主观幸福感,而我国对此的研究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那么主观幸福感是什么?它和学校幸福感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Andrews和Withey在1976年提出,主观幸福感包括三个基本因素,它们是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而学校幸福感是学生在与学校中的人、事、物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心理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结果,指学生基于自定标准对其学校生活的评价与体验,由学校满意度、在校积极情感体验和在校消极情感体验三个成分组成【1】。从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学校幸福感的结构以及测量是以主观幸福感结构及测量为理论依据的【2】。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幸福感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子集,并为很多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方向。本文对学校幸福感的简单梳理,希望对未来的研究能够有所帮助。 研究现状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西方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描述比较阶段,这一阶段的幸福感模型主要为幸福感的情感模型和认知模型,集中在解释幸福感的内涵,以及人们认知对幸福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人口学方面,描述比较不同人群的幸福感,这一阶段为现代主观幸福感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是理论建构阶段,这一阶段的模型主要是主观幸福感模型和心理幸福感模型,这一阶段开始更多地探讨幸福感表象之下的心理机制,丰富了幸福感的理论,如认知理论、适应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等。第三阶段是主要是幸福感的测量发展。新的幸福感整合模型就是这个阶段应运而生的,并且在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的基础上整合了社会幸福感。 国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关注在上个世纪90年代,段建华(1996)、何瑛(1999)等较早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概念,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3】。而后引起我国研究者吴明霞(2000)、郑雪、邢占军(2002)对主观幸福感的关注,主要对主观幸福感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邱林在2003年采用大学生为被试,验证了主观幸福感是由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构成【4】。在一系列的研究中,研究者对其中的一个维度:生活满意度更为关注,因此又出现了大量的对满意度调查的文献。如邢占军等(2001)编制的《满意感调查表》涉及总体满意感以及物质生活满意感、社会关系满意感、自身状况满意感、家庭生活满意感、社会满意感5个维度【5】。 学校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在文献回顾表明,Konu,Lintonen和Rimpel(2002)提出学校幸福感这一概念,但在其研究中只给出了学校幸福感是由学校条件、社会关系、自我实现手段和健康状态组成的四维结构的操作性界定,并没有明确指出其内涵【6】。1984年,Schuurman将学校幸福感定义描述成:学生对学校或者教育的满意度【7】。美国学者Epteisn等编制了适合与本国青少年的测量工具,其中反映出学校生活质量和学校满意度对学生的影响【8】。这些研究与Allardt关于幸福是个体对基本需要满足的一种状态的这种观点呈现一致性。基本需要包括有(having)、爱(loving)和存在(being)三种需要。 国内对此研究是近十几年所兴起的,我国学者孙莹、陶芳标等也编了与学校生活质量相关的问卷,虽然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青少年的生活状况,但从总分上来看,是在计算学校满意度的【9】。但是此研究并没有涉及到学校幸福感的量表的编制,也只停留在青少年的认知方面,并没有涉及到情感方面。华南师范大学的田丽丽根据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测量以及理论基础,编制了青少年学校幸福感,并做了实证性的验证,为学校幸福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即学校幸福感是学生在与学校中的人、事、物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心理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结果,指学生基于自定标准对其学校生活的评价与体验,由学校满意度、在校积极情感体验和在校消极情感体验三个成分组成。 研究工具 Huebner等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由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校级情感构成,并使用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SLSS)来表示学生的幸福程度。Opdenak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