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南地区构造对地下水形成演化控制作用研究
张发旺 杨会峰韩占涛 侯新伟 陈立 宋亚欣沈辉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正定,050803)
摘要: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中,宁南地区经受了多期特定而又强烈的应力作用,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地质构造。
宁南地区的地质构造,尤其是新生代的地质构造控制着地下水的形成及活动规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构
造控制着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其二是构造控制着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从而控制和影响着地下水的循环和演化。
本文在深入分析宁南地区构造背景和地下水循环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构造对宁南东西两个部分地下水形成演化控
制作用,研究认为:①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形成了宁南西部基岩山地裂隙水的补给、径流通道和赋存空间;②一系列
北东向凸出弧形深大断裂切断或阻隔着宁南西部基岩裂隙水对第四系孔隙水的补给,并控制着断陷盆地孔隙水的赋
存边界;③南高北低的基底构造条件决定着宁南西部盆地中第四系孔隙水总体上由南向北径流;④近南北向的牛酋
山一六盘山断裂和车道一阿色浪断裂构成了宁南东部“南北古脊梁”碳酸盐岩溶裂隙水的赋存边界,断层、构造裂隙
以及溶隙构成了碳酸盐岩溶裂隙水的运移通道和赋存场所。
关键词:宁南地区构造控水地下水形成演化
宁南地区范围是北纬37。407以南的宁夏南
部山地丘陵区,面积3.5万km2,平均降水量为
300mm,蒸发量达3000mm,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273m。/a,仅为国际标准生存线的27%,有“宁南
缺水甲天下”之称。由于缺水,该地区经济发展
缓慢,群众生活水平低下,并且正在严重地威胁
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土资源优化配置以及
可持续发展。河流在宁南境内短且坡降大,地表
又多是黄土,地表水很难利用,也就是说要解决
该地区缺水问题,就必须对地下水形成演化规律
进行深入研究,阐明地下水形成演化的控制因素
一地质构造的作用,进而确定构造控制作用下地
下水赋存地段和位置,为地下水开发利用进而解
决该区严重缺水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l:华北陆块I-:阿拉善地块Iz;鄂尔多斯地块;II。河西
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中,宁南地区经受了 走廊陆缘带IIz: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 II”中祁连地块
多期特定而又强烈的应力作用,形成了复杂而独 图1宁夏及邻区大地构造分区略图
特的地质构造。宁南地区的地质构造,尤其是新
生代的地质构造控制着地下水的形成及活动规律,从而控制和影响着地下水的循环和演化。宁南地
处多种构造体系的复合交汇部位,以沿清水河平原东边界近南北向展布的牛首山一固原大断裂为界,
西部为宁南旋卷构造体系,构造活动频繁,表现为强烈的“隆升”;东部为华北地台经向构造体系的
1西缘,即“南北古脊梁”构造带,构造运动相对稳定。两种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构造体系,其控水
资助项目:本文是地调项目“宁南地区地下水资源综合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DKD2002005—1)的部分研究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张发旺,男,(1965一),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
已发表论文(或专著)50多篇(册),E-mail:zhangfawan91965@sina.com.
761
作用各不相同。因此,本文也相应以牛首山一固原大断裂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来论述。
1宁南地区构造环境分析
宁厦跨越华北、祁连两大地层区,处于华北陆块的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与祁连一秦岭褶皱系
北祁连褶皱带的交汇复合的部位,具有多种构造体系相互交织,复杂多变的特点(图1)。以古老的“南
北古脊梁”为明显标志
的鄂尔多斯西缘褶皱带将宁夏分为东、西两个不同的构造体系,东部属鄂尔多斯地块本部,
西部北段为宁北褶皱断陷带,南段为宁南旋卷构造带。
就宁南地区来说,古生代的加里东旋回使宁南东部形成“南北古脊梁”构造带,新生代的喜马
拉雅旋回使宁南西部形成了旋卷构造,这两期构造旋回奠定了宁南地区的基本构造格架:以牛首山
一固原大断裂为界,东西两侧分属不同的构造体系,西部为旋卷构造,东部为
“南北古脊梁”(图2)。
图2宁南构造体系图(1:250万)
宁南西部旋卷构造分带性极其明显,由南西到北东有:南、西华山~六盘山构造带(1)、香山
一桃山构造带(Ⅱ)、烟筒山一窑山构造带(Ⅲ)和牛首山一罗山构造带.(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