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ZKMDM】2016(广西 湘教)政治中考复习课件:教材知识梳理 七年级(下册)五单元PPT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中考考点清单;3.健康成长不能违犯法律的原因
遵守法律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违犯法律不仅危害社会,而且还会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于己、于他人、于社会都是不利的。
4.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及其分别要承担的责任
(1)含义: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分类: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2013贺州16(3)]
(3)承担的责任: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分别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违法行为就是通常所说的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2013贺州16(3)];5.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含义: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基本特征: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②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犯罪是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名师点拨 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处罚的法律。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罚犯罪的有力武器。
7. 分别举例说明什么是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2013柳州7)
(1)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如欠债不还、拾获他人遗失的钱物不还、损害别人的名誉等。
(2)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如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条例,违反交通规则,以及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等行为。(2015贺州14D)
(3)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如殴打他人致其重伤甚至死亡、抢劫、绑架、贪污受贿数额巨大等行为。;;第二节 勿以恶小而为之;2.不良诱惑的危害
(1)损害身心健康。
(2)浪费时间、精力,影响学习和生活。
(3)可能诱发违法犯罪行为,危害社会治安。
3.不良行为的含义
不良行为一般是指对他人、社会有一定危害,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行为。参与或接触“黄、赌、毒”和“法轮功”的行为都是不良行为。
4.不可小视不良行为的原因
不良行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社会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任其发展,不良行为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犯罪。;5.依照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良行为可以分为哪两种?分别是什么行为?(2015贺州14AB)
(1)依照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良行为可以分为一般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2)一般不良行为。主要有:①旷课、夜不归宿;②携带管制刀具;③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④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⑤偷窃、故意毁坏财物;⑥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⑦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⑧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⑨吸烟、酗酒;⑩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3)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未够成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主要有:①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②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③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④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⑤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⑥多次偷窃;⑦参与赌博,屡教不改;⑧吸食、注射毒品;⑨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6.网络谣言的危害
(1)会影响社会稳定,损害公众利益,扰乱社会正常秩序。
(2)严重干扰网络传播秩序,直接危及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3)侵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7.国家整治网络谣言的作用
(1)有利于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4)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
8.为了营造“一个更干净、更真实的网络世界”,你应该怎样做?
(1)认真学法,自觉守法,树立法律意识,认识到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2)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捏造、不传播谣言。
(3)当发现有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时要及时举报。;9.面对网络谣言应该采取哪些正确措施?
(1)使谣言止于智者:保持清醒头脑,提高识别能力。多些主见、少些盲从,多些理性,少些冲动,不做愚昧的造谣者,更不当谣言的“扩音器”。
(2)使谣言止于公开:征服应在事件发生时以最公开最透明的方式及时发布信息,使得误导性传播缩减至最小范围。才能成为权威的信息源,进而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
(3)使谣言止于科学:从正确的途径获取信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不会被谣言所伤害。
(4)使谣言止于法治:加强网络立法,构建行之有效的网络监管机制,依法规范网络管理和传播秩序;要对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出重拳予以打击。;10.怎样抵制不良诱惑?(2014柳州13、贺州9)
(1)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新《安全生产法》PPT.ppt
- ToBeG品牌介绍PPT.ppt
- TheLordoftheRings指环王电影介绍英语课件PPT.pptx
- Tiffany介绍PPT.ppt
- Unit 9 课件HowIFoundMyVoicePPT.ppt
- Unit1 Reading comprehension选修九第一单元阅读课件PPT.ppt
- Unit 2 The Olmpic Games 教学能手评选课件PPT.ppt
- Unit1《Breaking records》Reading comprehension课件PPT.ppt
- VB函数过程PPT.ppt
- V字仇杀队英文演讲介绍V-for-Vendetta-英语课堂ppt介绍PPT.pptx
- 【PK中考】2017年中考政治(湖南专用)总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自尊自强 (共58张)PPT.ppt
- 《鸟》 梁实秋 七年级语文PPT.ppt
- 【ZKMDM】2016中考思想品德(广西,人教)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12 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PPT.ppt
- 【2015中考复习方案】(山西)语文中考总复习课件:第四篇 写 作(共313张)PPT.ppt
- 《鸟》梁实秋教学课件PPT.ppt
- 【中考考点清单】2014年中考政治总复习课件110PPT.ppt
- 【中考考点清单】2014年中考政治总复习课件:第二部分++热点专题突破+专题4++反腐倡廉++依法治国PPT.ppt
- 《鸟》课件PPT.ppt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写作:抓住细节ppt课件(23页)PPT.pptx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ppt课件PPT.ppt
最近下载
- 医用氧生产工艺规程.doc VIP
- 200吨汽车吊书说明书.pdf VIP
- 0.中国中铁建筑施工典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工作指引宣贯材料.pptx VIP
- 2025年河北唐山市路南区专项选聘教师16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HanbellRC系列半封闭螺杆压缩机产品样本-RC系列.PDF VIP
- 15J401 钢梯标准图集.pptx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六年级第2课整理与收纳居室整理与清洁学会消毒 教案.docx VIP
- 技嘉主板H610M S2 DDR4 (rev.1.1)用户手册简体中文(版本 1001).pdf
- 2025年河北唐山市路南区选调教师3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单簧管协奏曲《帕米尔之音》演奏技巧分析5300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