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第三课《宋明理学》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第三课《宋明理学》PPT

三、宋明理学;一、创立背景:儒学在困境中发展;;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时期,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①佛教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同时,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迎合了这种需要,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加上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所有这些导致佛教的盛行。;一、创立背景:儒学在困境中发展;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大起义。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 ;一、创立背景:儒学在困境中发展;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一、创立背景:儒学在困境中发展;2、儒、佛、道三家相互影响和融合;思考:为什么少数民族统治者也提倡儒学?;资 料;资 料; 3.儒学的发展;二、两宋的程朱理学 ;①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程朱理学;程朱理学;人伦者,天理也。 ——《河南程氏外书》卷七 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 ; 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何异矣。 甚矣,欲之害人也。人之为不善,欲诱之也。诱之而弗知,则至于天理灭而不知反。 ——《二程集》;程朱理学;朱熹(1130—1200);阅读材料,思考朱熹所谓的“理”指什么;2、代表人物及主张; 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熹又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3、影响;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 只见那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一个心去好。 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 不是闻了后别立一个心去恶。——《传习录上》;陆九渊;王守仁;三、陆王心学(发展);3、历史影响;;;程朱理学;陆王心学;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2.程朱理学认为把握“理”的方法是 A.接受经验    B.学习理论 C.实践感悟   D.内心反省;3、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带有新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包括( ) ①受佛教、道教冲击失去正统地位 ②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③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所接受 ④儒学家明确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4、唐太宗统治时期采取了促进儒学发展的措施,主要有( ) ①设立五经博士,兴办太学 ②在孔子庙堂建立国学 ③尊孔子为“先圣”“宣父” ④下令对五经作出权威性官方注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