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因材施教,提高“并行计算课程教学效果
刘建丽 ,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022
摘要:随着并行处理技术和并行计算机的普及化,目前“并行计算”课程已成为很多高
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讲好这门课
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就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本科生及
研究生的“并行计算”课程的教学讨论一些有关的问题。
关键词:并行计算、课程改革
1 引言
早在1996年,北京工业大学就作为专业选修课为研究生开设了“并行计算”课程。由于当时的
并行计算机以对称多处理机SMP和大规模并行机MPP为主,所以在早期的课程中,我们除了介绍并
行计算和并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外,教学内容主要是数据并行算法和少量的控制并行算法。但近年来
工作站机群的软件平台的不断完善,使并行计算机不再是计算机领域中的“阳春白雪”,我们能够方
便地利用手头空闲的计算机构建一个机群系统。另外,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应用问题的计算规模
和操作对象在不断地扩大,同时。其复杂性也在不断地提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
技术两者的发展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
在这种的形势下,我们如何设计“并行计算”课程,使之能够满足学生对该领域知识和技能的需
要?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让学生们得到更多的相关信息、能够尽可能深入地理解并
行计算技术?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行计算技术的核心内容和发展趋势,研究学生们的知识需求,
并使之融入到教学环节当中。
2并行计算课程的设置和实施
在早期的“并行计算”课程中,我们的教学对象主要是研究生。由于当时的并行计算机是以对称
多处理机SMP和大规模并行机MPP为主流机型(1996年6月全球Top500计算机中SMP占43.2%,
MPP占46.8%),我们很难为学生提供上机实践的机会。那时,我们采用了MichaelJ.Quinn的
《ParallelComputing)(1994年McGraw—HillIne.出版)作为教材,该教材介绍的主要内容包括:
(1)当时最著名的几款并行计算机结构,如Thinking
XP/s等;
Paragon
(2)当时几种最流行的并行程序语言,如Fortran90、C宰、Linda以及OCCAM;
(3)PRAM算法、常用的数值和非数值算法;
(4)并行计算中的映射和调度问题等。
·联系作者。E-mail:liujianl@bjut.edu.ca
因材施教,提高。并行计算’课程教学效果
这本教材以讲授数据并行算法为主,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行算法的运行机理,从中体会到
与串行程序本质的不同。由于当时的并行计算机仅被国家重点研究机构和极少数高等院校拥有。我
们的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
20世纪末随着并行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机群系统在整个并行计算机的比例越来越大,我们可以
利用手头的PC机构建一个小型的机群系统。并行计算机已不再被极少数“高精尖”部门或人才所拥
有,其研究和应用也从国防、天文、气象等高端计算领域扩展到一般应用领域。并行机的发展为我们
的教学提供了硬件支持,同时也使“并行计算”课程从少数研究生的选修课扩大到本科生教学中。这
些变化迫使我们教师也必须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计算机的发展和学生求知欲。事实说明我们的课程
改革是必要的,2006年6月全球Top500计算机中仅机群就占72.8%;而在中低档计算机中机群所占
的比例也呈指数上升。
2001年为了适应新形势,我们为研究生更换了教材,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编写和
Wilkinson和MichaelAllen编写的《Parallel
调试并行程序的能力。我们采用了Barry Programming—
Parallel
and NetworkedWorkstationsand 999年Prentice
TechniquesApplicationsUsi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VIP
- GB_T 39637-202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土壤环境腐蚀性分类.pdf
- 聚硼硅氮烷合成、掺杂及SiBCN陶瓷应用研究.docx VIP
- 影像技术在麻醉科中的应用.ppt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15J401:钢梯.pdf VIP
- 电信xx公司计算机系统应急预案演练方案_综合业务支撑系统(IBSS-CRM)_V02.docx VIP
- 尼康NIKON-AF-S 24-70mm f2,8D G维修操作手册.pdf
- 2024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内能、内能的利用.pdf VIP
- 耳内镜微创外科技术PPT幻灯片.pptx VIP
- 肯尼亚市场行业分析.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