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可视化 2004年7月,Martin J.Eppler和Remo A.Burkhard共同编写的工作文档Knowledge Visualization-Towards a New Discipline andits Fields of Application发布,该文档正式给出了知识可视化的首个定义(以下简称’04定义),对知识可视化进行了界定和描述。 知识可视化的界定英文原文指出:Generally speaking, the field of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examines the use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s to improve the creation and transfer of knowledge between at least two people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thus designates all graphic means that can be used to construct and convey complex insights.”即一般来说,知识可视化领域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改善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知识创造和传递中的应用。这样一来,知识可视化是指所有可以用来建构和传递复杂见解的图解手段。 信息可视化 Cardetal.(1999)将信息可视化定义为:“计算机支持的、交互的用来表现抽象数据和扩大认知的视觉表示法”。信息可视化可以帮助人们进行信息探索和视觉信息搜索,信息探索是在可视界面上的交互式数据浏览和分析,它允许规定方向或要点,如果数据信息很少且目标不明确,这可以成为数据库查询和信息检索的有益补充;视觉信息搜索结合了信息表达和动态用户控制技术,这帮助在探索数据和基于这些观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视觉模式重构目标。 知识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的区别 目的不同 内容不同 理论基础不同 可视化的方法不同 参与者不同 目的不同 知识可视化的目标则是通过赋予人们表达他们所知道内容的更丰富的方式来提高人与人之间知识的生成和传递速度,它主要是传输见解(insights)、经验(experienees)、态度(attitudes)、价值观(Values)、期望(expectations)、观点(Perspeetives)、意见(opinions)和预测(predietions)等,并以这种方式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 信息可视化的目标是从大量抽象(通常是数字形式的)数据中发现新的观点或者仅仅使存储的数据更易于访问。信息可视化不仅用图像来显示多维的非空间数据,使用户加深对数据含义的理解,而且用形象直观的图像来指引检索过程,加快检索速度。目前信息可视化研究重点在于,设计和选择什么样的显示方式,才能便于用户了解庞大的多维数据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更多地涉及心理学、人机交互技术等问题。 内容不同 知识可视化不仅关注具体的事实,还关注知识的类型,如:见解(Insights)、经验(Experiences)、态度(Attitudes)、价值观(Values)、期望(Expectations)、观点(Perspectives)、意见(Op inions)和预期(Predictions)等。 而信息可视化主要关注的是具体的数据(如事实、数字)。 理论基础不同 知识可视化的主要理论之一是Paivio提出的双重编码理论,该理论说明知识可视化将知识以图解的形式表示出来,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辅助和补充,大大降低了语言通道的认知负荷,加速了思维的传播和利用。 信息可视化的两个主要的理论基础: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图形学。其中认知心理学是研究有关人类如何感知和认识世界的理论,主要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的过程,它是信息可视化的重要理论基础,而计算机图形学为信息可视化提供了更加具有科学和艺术性的表现信息的方法。 可视化的方法不同 知识可视化的方法是由Jonassen提出的五种可视化方法:即概念图(Concept Map)、思维导图(Mind Map)、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和思维地图(Thinking Map)。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概念图的知识可视化被用来绘图、管理和操作概念上的知识;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空间策略,使用仅有的关键词和图像来帮助学生构建他们的思想和做笔记。 信息可视化的显示方法一般有:树,如Cone Tree、TreeMaps、双曲树等。②网络,如SemNet、NicheWorks等。③空间信息探索(Spatial Information Exploration),如地理信息系统、SemNet、Bead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租山地合同范本.docx VIP
- 内燃机 气门弹簧 产品质量分等分级规范.pdf VIP
- 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tx VIP
- 新2025年推普周班会.ppt
- 2025山东枣庄市口腔医院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山东枣庄市口腔医院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福建省福州华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pdf VIP
- 精通版5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秋修订).pptx
- DCS在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管理维护.docx VIP
- 设计符号学提喻.ppt VIP
文档评论(0)